浅看,就是内容不多,而且比较肤浅,抛砖引玉,让我们来共同体会一下。
小说的好,不仅仅是娱乐,也能反应一个时代的背景。而且不仅仅是世界名著会反应一个时代,通俗小说,言情小说,侦探小说都会。那是因为,无论如何创作,作品都是基于当时的社会环境的。比如把整个福尔摩斯看完,基本也就了解了当时伦敦甚至整个英国的大环境了。我们可以知道,当时跟现在一样,可以随手打出租——马车,还有当时伦敦东区混乱不堪的环境。
阿婆小说也是一样,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两点,一是马普尔小姐这个角色。这个未嫁的老姑娘的角色就是跟那个时代有关系的。马普尔小姐的单身在上个世纪20年代的英国不是个案。马普尔小姐所处的社会阶层,导致她是不可能嫁给工人阶级的,她的理想对象应该是中下级贵族,但一战中,因为英国贵族子弟有为国出征的传统,导致大量贵族子弟战死沙场。据统计,战争的第一年,军官(多数由贵族子弟担任)的死亡率是14.3%,而平民士兵是5.8%。以贵族子弟为主要生源的伊顿公学,派去5679名学生参战,伤亡率高达45%,远远高出参战人员的平均伤亡率。于是这些马普尔小姐们能选择的结婚对象,要么一个一个的折损在战场上,要么重伤回来,而毫发无伤平安返乡的年轻人,已经不够多,来娶像马普尔小姐这样没有太多财产,又受过良好教育,这种比上有余,比下不足的阶层的女孩子了。
第二个是《尼罗河惨案》中两个女主的设定,被害的女主琳内特·里奇卫是个美国富翁的独生女,这里没有提到她的父亲的社会地位。在那个时代,英国贵族的爵位、地位虽还显耀,但财产却因为社会历史等一系列原因在不断地缩小,小说中有个温德尔沙姆勋爵希望娶到琳内特很是说明了这一点,他拥有土地,但快支持不了土地的开销了,快撑不住他贵族的体面了。小说中这位勋爵只出现过一次,在这仅仅的一次出场他的内心独白是这样的,“这一切都那么恰到好处。娶个有钱的女人当然是明智之举”和“修一修西面的房屋,也不需要出租苏格兰狩猎场……”——他有豪华的祖宅,但他已无钱去维护,甚至要出租他祖先玩乐的地方,这是他要娶琳内特这样有钱的继承人的原因。另一个女主,凶手杰奎琳,她姓de Bellefort,许多版本的书都没把她的姓中这个de翻译进去,这个de看似不重要,但其实也说明一个问题,在法国的姓中加de一般是贵族的姓氏,她的父亲是法国的伯爵,也娶了个美国女孩。就像我上文说过,那是因为当时的欧洲贵族逐渐衰落,娶美国的富有女继承人是非常流行的,美国女孩有钱,但没有社会地位,欧洲的贵族有着快支撑不住的家族城堡和体面,有着伯爵勋爵的头衔,正好互补,互相需要。看《唐顿庄园》也有这这种情况。但杰奎琳很不幸运,她的父亲移情别恋,她的母亲破产了。
看,别小看侦探小说吧,还有《悬崖山庄奇案》里的女主尼克,为了谋夺金钱不惜杀人,是因为她想保住自己祖父留下的山庄,她之所以陷入没钱的困境,是因为她短短几年缴了两次遗产税,而当时的英国,遗产税奇高,1940年,大地产税率高达45%。
参考书目
阎照祥《英国贵族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