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乎己无待于外”,此句为韩退之所言,今日品之,似别有深味。
此句何意?当皆解之。足,为满足之意,己,指自己,连起来是自己内心满足,这便是当今很多人所提及的向内求,完成自己。待,等待;外,外部,是说不要等待外部的认同,亦指要关注己心。当然,韩退之言说此句时有语境,他是在论中国古时仁义道德时如是而说。全句是博爱谓之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退之此言与我之所解似未全然相同,然,以我之今人今时之见,从此处入手矣未可指摘。
以往读到此类句子,感触未深,究其原因,未悟而已。说到悟字,多言几句。佛法中便讲求一个悟字,要有悟性,非只读禅经即可。佛祖拈花,则知微笑,此是悟之大境。而于普通人而言,悟性高低决定了生命质量的高低。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的人,若要做到极好都需要有悟性。此前做事,我只一味向外看,将他人的欣赏赞美视为自己能力的见证,写一文,必要得一赞方觉有底;读一书,必要人知方感得意。行之,观众人之眼,闻众人之言,似乎所遇之景都未曾好好观赏,造诣自浅,功夫自然行于外。
曾有师者言,要做给自己看。然而我之所为为利者多,浅薄者多,形式者多,自然难抵深处,难达高处,难悟大道。以退之之言观,我属待于外者。友人月跟我说,日本人极重视工匠精神,纯然为制造而制造,毫不掺杂私心假意,于是产品便极经得起考验,即使一个小小的蛋糕房亦有百年之史。其经久而不衰者,以其质量为上,品质为上,是用心而做,无愧本心而做,此可为足乎己也。反观自身,匠心何存?浑浑噩噩度日,懵懵懂懂读书,井底之蛙,浅水之鱼,惭愧也。若能以工匠精神致力于专业成长,或可有朝一日悟得“大法”?惴惴焉。
或有人言,你日日发朋友圈,自是有“晒”之嫌,难道不是待于外?有理也,然今日之世需交流,需展示,一味耕田亦不可,须抬眼观天,脚踏大地,眼望星辰,俯仰之间,窥人生真意。小小朋友圈,偶一观之,亦可动人情,动人思,但切不可流连忘返,在他人的生活里驻足太久,会忘记自己也该出发。且,若换一视角,亦可激发自己日日更,日日新,即使不为更多关注,也可作为对自己的交代。可见,见事之角度决定发展之走向。
望自今日起,能更多足乎己,甚少待于外,强内功,致远境。慎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