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户人家

作者: 低首嗅青梅 | 来源:发表于2025-07-25 08:54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43期“阔”专题活动。

九十年代,那时的河南经济普遍很落后。家家户户的日子都有些困难,新衣服是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舍得穿的,平日里的衣服大都是拾哥哥姐姐剩下的,糖果已经是很奢侈的零食了,家里的彩色电视机几乎是唯一的玩具了,这还是妈妈结婚时置办的嫁妆。在我最初的记忆里,家居背后写的全是欠亲戚邻居的钱,只是小时候的我对那些杂乱丛生的数字没有任何概念,倒反而成了我认数以及一百以内加减法的“启蒙老师”,如今想来真是心酸。

那时我们村子里是有两户过得比较富裕的人家的,他们两家住得也比较近,倒是不经常来往,因为其中有一家只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回来,这家人在南方做生意,一家四口人常年都居住在外,年底的时候会一起回来看望家里的老人,那时候我们这些小孩子都是很期待他们回来的,因为只要他们一回来,他们叫明明的儿子也会跟着回来,明明是个胖胖的男孩,他有很多稀奇古怪的玩具,人又特别慷慨,是个妥妥的“阔少”,通常是他走到哪,孩子的焦点就在哪。没见过的扭扭车我们可以轮流玩,没接触过得轮滑鞋,我们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个小胖子脚底生风,手里的玩具枪顶半个人高,可以照出很多种动物的激光灯………

只可惜,他们往往只会待上一个寒假便会离开,我们只能祈祷下一个新年快点到来……

村里另一户比较阔绰的人家住在村头,听说他们家早些年在北京开服装厂发了财,九十年代的时候他们家在二楼养了两只孔雀,那时候村里的房子都还是红瓦房,他们家已经盖起了两层小洋房,还养了两只孔雀,早知道不管大人小孩,我们都只在电视上见到过孔雀,他们家竟然养了两只!由于这户人家没有年轻人,又住得远,因此我们这些孩子从没有进过他们家,只能站在远处窥到一角,孔雀虽然不能欣赏,但我们却可以去他们家围墙处捡孔雀毛,孔雀的羽毛是真的很漂亮,跟电视上那些官帽后面的孔雀毛一模一样,但孔雀毛却很难捡,一是大家都知道那里可以捡孔雀毛,二是孔雀掉毛不像猫啊狗啊那么寻常,因此能不能捡到孔雀毛全靠运气,我不记得我曾捡到过,但是却不知从哪里搞来一支,整日插在家里的玻璃瓶子里,煞是好看。

除了孔雀,这户阔绰的人家还会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买很多很多的烟花在村头的空地上放。每年的这天傍晚,村里人都会早早吃过晚饭,五六点钟的时候男女老少都会聚集在村头等他们家来放烟花,一放就是好几个钟头,绚丽多彩的烟花将天空映得通红,皎洁的月光都显得逊色。最后我们这些小孩子总会由于实在熬不住而被父母拖走,走的时候烟花还是一束接一束地在天空绽放,我们这些孩子中没人知道它在什么时候结束,仿佛一放就是整个童年。

相关文章

  • 两户人家

    隔壁有两户人家,对门而住,一家是普通健全的人,另一家男人是瞎子,女人是瘸子。很多人都认为这样的两户人家的,必然是健...

  • 胡同儿里的故事

    小耳的家住在一个胡同里。 胡同就两户人家,小耳家,小耳大伯家。确切的说,是四户人家。另外两户人家,在胡同的外面,他...

  • 故事接龙的梗

    楼主:很久很久以前,我还住在山下。 评论:那时山下有两户人家,两户人家里有两个孩子,她们俩从下青梅竹马。 楼主:后...

  • 误会

    太行山下有个小村子,有陈龙、金宝两户人家,他们是故交。 两户人家地位悬殊,怎会是故交?还得先说回十几年前。 那时,...

  • 忆曾经的那口井

    奶奶家的台阶下面,是通往树林的小道。台阶东面儿,那两户人家有一个公共的露天院子。两户人家虽是邻居,却也从来...

  • 三爷

    村庄下面原来是一片荒地。76年的时候,在这儿,这个村迁来两户人家,那个村迁来两户人家,就形成了现在的杂姓庄...

  • 当妻

    五莲山下有个小村子,有路遥、马力两户人家,他们是故交。 两户人家地位悬殊,怎会是故交?还得先说回十几年前。 那时,...

  • 第一卷/16/小山行

    平生奔赴无涯 老却多少风华 满目茫茫烟草 依稀两户人家

  • 无人堰

    黄土高原上的山圪崂崂上有个小村落叫无人堰,无人堰住着两户人家,两户人家两个姓氏,听卢富贵爹说他家祖上是他老...

  • 无人堰

    黄土高原上的山圪崂崂上有个小村落叫无人堰,无人堰住着两户人家,两户人家两个姓氏,听卢富贵爹说他家祖上是他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两户人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yign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