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这个年是怎么过的呢——在家还是在外?每天看一本书还是看一部电影?找朋友聊天还是在家陪爸妈?相信很多的人还是回到老家了吧。是的,还是老家有过年的气氛,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满大街红的、绿的、黄的、紫的…各种小块条幅,家家户户门口的大红灯笼,是的还有满街跑的娃们,他们穿着厚重的棉衣,露出粉扑扑的小脸蛋,可能在下一个拐弯就不小心跌倒了,这就是村里的年,热闹、红火、团圆。
那可能有人就会问大人们呢?哈哈,这就是我要说的,其实几年前的时候我们村还有文艺表演队呢,记得父母们一到过年还会扮上各种的造型穿着戏服敲锣打鼓的去各个村里巡回演出,但是这一两年已经销声匿迹了。他们也喜欢过年打打麻将。四个人围着一张麻将桌,一打打半天,吃完饭又来凑桌,一打又半天。
我平时在家待得少,和村里的人和交流少。因为我家有麻将桌的缘故,这几天听到最多的就是这些牌友们边打麻将别扯家长里短的一些笑料,我边吃饭,边听大家唠嗑,边偷偷摸摸咧嘴笑。因为实在是太好玩了。
“哎呀,我过年到现在输了快500了!”
“我也是,每天输,手气不行啊”
“最烦**那两口子了,总是换,换来换去的,搞的人家不胡牌”
“可不,要不就一坐到底,他们要是再换,咱就学某某,马上说不玩了,走人…”
“那个谁谁,一输了就摔牌,那個牌都能摔到我面前,真是沒法說”
……
大家还在继续,我就偷偷对我妈说,他们每个人都输,居然没有人赢,那你就说你全部赢了,就好像钱全部赢到咱家一样哈哈哈”
总之就是听着这些村里人一个个的用家乡话唠嗑,然后再稍微带点骂腔,简直绝了,太接地气了,我就把他们当成说相声的,我自己是看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习惯和品性、他们说出的话也都自带幽默,真的发现很多的艺术表演剧情真的是来源于生活,取之于民最后又还之余民呀。怪不得大家都喜欢看相声看小品,因为你所看到听到那些表演者所表达出来的就好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梗,居然就用在了他们的台词上,这样一来共鸣就必然产生啦。我以前觉得我是和村里的这些大姐大姨大妈们有代沟的,但是后来发现,只要去稍微深入的走近一下,多那么一丁点的观察,就会找到其中的乐趣和自己感兴趣的点,于是这个点就可以成为切入点,去了解他们,发现他们生活中的乐趣,真的是挺好玩的一件事,或许某个人物的鲜明特点,就会成为我以后电影里的某个人物的性格特色。哈哈,感谢我的父老相亲呀。
以前总以为和谁好喜欢谁,是以前上学的时候几岁孩子们玩的把戏。哼哼,NoNoNo,可不是的。这样的看似比较幼稚的事件居然也发生在我的父老乡亲里的邻里之间呢。也是因为几个牌友啊,大家集体看不上其中的一个,而且所有人一致都看不上不愿意和她玩。其实看到这里不了解内情的人可能还会同情这位大家都排斥的对象。但是当你再仔细的探究下去,就会发现,真的是应了那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位被排斥的对象有大家一致认同的缺点,说话太难听、总是使劲吼、不知道尊重人等说白了就是情商有点低。难怪,大年初一的中午,大伙三缺一啊,凑上这位狗都嫌的人本来就可以马上开打,但是另外的三个人却死活不耍,给出一句;就是不玩也不和她一桌玩。
哇噻……看来,她确实是该自我反省了。殊不知,人家也不是一般人,不跟我玩,我也不走,反正我就在桌子旁边坐着,看你们怎么着,来了就得跟我玩,我不玩你们也别想玩。我就不走,看你们怎么着…
哈哈哈,平均年龄应该都45+的人们哪,也在上演這樣的家長里短,看起來可笑,其实也蛮好玩的。这就是村里人的特点啊,他们没那么多花花肠子怎么整蛊你,就是不想跟你玩,就这么简单……你管我年纪多大啊,大过年的,开心就好撒!
哈哈哈,感谢我看到父老乡亲们的真情实感,感谢大家这样直白的感情流露,感谢你们,祝大家猪年多赢钱,心情像快乐的小猪一样合不拢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