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春秋时期,孔子有个很有名的学生,叫颜回。孔子还有一个高徒,德行与颜回不相上下,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是鲁国人闵损 。
闵损小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后来父亲又娶了太太。后母生了两个弟弟,后母对闵损很不好。
冬天到了,后母给自己两个儿子做的棉衣,里边装的是棉花。给闵损做的棉衣,里装的是芦花。
那年冬天,冷风刺骨。即使在这种极不公平的对待下,闵损也从来没有一点怨言。
严冬的一天,父亲要外出办事,便叫闵损驾车。由于闵损身上的芦花棉衣,根本抵挡不住冬天的严寒,双手都冻僵了。一阵寒风吹过,闵损的身体开始发抖,实在没法抓住缰绳了,一失手,缰绳脱落了,马车很大的震动起来。
父亲非常生气,便抽了闵损一鞭子,这时衣服破了,才露出了里边的芦花。父亲顿时脸色大变,眼睛湿润的看着闵损的棉衣里的芦花絮,让孩子在三九天里冻成这样,是自己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啊!父亲气愤难耐。
当即决定,把妻子赶出门去。闵损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含泪抱着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他的话父亲非常感动。此事后母知道后,看着闵损一点都不怀恨于心,为自己的行为深感后悔。从此也把闵损真正当成自己的骨肉一样疼爱。
就因为有了这一念纯洁的孝心,转变了整个家庭的结局。
当今的父母给予了孩子很多,孩子也未必有一点孝心。孩子是枝叶,祖父母是根,要让枝叶繁茂,必先在根上培土施肥。一个无德的孩子,到了社会上是不能长久辉煌下去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