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宋恒语
【我们的暑假】

暑假已经过半,在这一个月里同学们都干了些什么?让我们来看看吧!
郜燕聪:这半个暑假主要是完成自己的暑假作业,顺带跟着老师的步伐来进行预习,还回了几天老家,感受了感受田园风光。
韦乐轩:一放暑假,整个人都好了,每天可以睡饱。暑假时间比较空闲,能做很多有意义的活动,同时可以读更多的书,除了必读书目外,我还额外买了几本书来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但暑假补习班很多,也很想恋同学们。
孟岩:近一个月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细想起来,在这段时间里,做了的事情也不多。这段时间因为古筝的原因,参加了晋城音乐会及比赛,在长治和高平间往返。每天也照常会读书,写字帖,偶尔也去书店逛逛。
【图文暑假】



【美文选读】
成长是一种必然的经历,也是一种必受的折磨。
青春~张扬
喜欢青春肆意挥霍的激情,喜欢青春无拘无束的浪漫心境,喜欢青春洁白无瑕的美丽面容,喜欢青春孩子般阳光灿烂的笑脸,喜欢青春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的疯狂岁月,喜欢青春拼搏无惧的年轻的心……青春的一切都那么美好,像清泉潺潺划过心底,清净了渐渐烦乱的心,像几十年的佳酿,芳香甘醇地醉人~也许青春中不止有阳光,还有阴霾。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细想一下,不完美或许更完美。青春中充斥着希望也有彷徨。踏入最张狂的年纪,我们多少会怀着憧憬,怀着梦想,希翼未来。或许拿出多数的时间埋头在书本中,那并不枯燥,因为你有一颗追逐的心,心中满了,总是不孤单。偶尔丛书本中抬一下头,扫过窗外的绿树繁花,清流碧湖。想起梦中的甜美,漾起甜甜的笑靥,总会对自己说一句话:我相信,梦里到达的地方,总有一天,脚步也能到达。你焚烧着青春,和同伴一起并肩奔跑,汗水有过,泪水也不会少,这样疯狂的青春很美,对吧!当然竞争无处不在,总是不甘落于人后,这便是动力。好吧!也许竞争中有失败有挫折,也许会留下阴影,留下孤单的心境。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仿佛诉说着你糟糕的心情—阴暗晦涩的内心。偷偷地躲在被窝里,悄悄地藏在墙角边,眼角流下的泪诉说着你的不甘,诉说着你的委屈。此时,该如何?放弃?会吗?请告诉自己,青春的泪水最值得留念,因为它是你成长路上的最深刻的印迹,迈向更高台阶的垫脚石。青春不怕哭泣,不怕失败,青春就是资本,从泥沼中爬起来,流着泪奔跑,甩去一切的烦恼,坚持下去,前方等待你的就是光明。
青春~寂寞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感到孤单寂寞的时候。有时候,我会突然感到怎么没有人理解自己,没有真正的朋友呢?尤其是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一切,总是让心害怕,孤单,难受…亲爱的,没有人会陪你一辈子,所以你要学会适应孤独。即使是现在在你身边的恋人。记得【无怨的青春】中写到: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一个人,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得相待,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暇的美丽。所以呢,我们要学会适应孤单享受孤单。无可否认,空虚寂寞是一种折磨,在心灵憔悴下,学会沉淀下枯燥无趣的心,仔细品味此刻的感觉。你会发现寂寞也是一道青春的风景,灯光交错的夜,坐在台阶下,光影变幻,人流穿梭,目光迷离地盯着眼前飞逝的一切,站起身来,寂寞的心,甘甜带苦涩的滋味。这也许是青春激情燃放的一个小插曲。请细细品味,知道吗?一部影片中,许多人记住的也许不是前奏曲,不是片尾曲,而是那一瞬间的小插曲……总喜欢插着耳机,听着唯美的音乐,走在校园的每一处小道中…每一片枯落的叶儿,每一朵含苞的花,每一阵轻掠的风…都深深印在心中,轻轻揉碎了身上的疲惫,焚灭了心头的狂躁…想要歇息的心,再一次跃跃欲试地奔跑,擦净了心底的暗灰,扔掉了心头的烦乱,梦想再一次绽放了诱人的芳香…换下黑色、灰色的长裤,总觉得白色才能展现心情的清爽。不喜欢束起长发,张扬的发丝,狂乱在风中,感到激情、狂放、热烈…换一种装备,换一种心情,甩一甩长发,换上笑脸,换上舞动的心情,挎上背包,赶上下一轮的奔跑,朝着梦再次出发……

青春~成长
青春的字典里没有失败的字眼,一路走来,从初中到大学,跌倒的次数怕是记不住了,但却都不是失败。理想是方向是动力,在奔跑中,没有让自己偏离轨道,没有让自己误入歧途。在青春之路中慢慢摸索,在坎坷之中学会成长…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梦需要行动。失败是什么?只是一次学步中一次小小的跌倒而已,若跌倒你不会再爬起来吗?如此简单的比喻,这样并不可怕,对吧?青春就该是苦乐交织的,这样的青春才有滋有味。长大了吗?随着年龄的增长,总是不经意间问起自己。其实心中对长大并没有什么概念,我学会了理论知识,我学会了实践中出真知,我学会了处理许多矛盾,我学会了理解并感恩父母的辛酸伟爱…每踏出一步都是一个小小的惊喜,却也越来越觉得人生无限,学无止尽。这只是成长中的每一个阶梯,每一小步吧!真正的长大不知道,但明白了自己在青春中挥洒泪水,一步步长大,一步一步迈向既定的目标,这就够了。青春时代是值得歆羡,值得纪念,值得回味的。年轻人都是在青春中饱受折磨,经历过失败的心灵摧残,经历过挫折的磕绊。是了,这个艰难的人生总是让人痛、让人难过却更让人快乐。蛹和茧成长到一定程度都会蜕变,蜕变很痛苦但我们都得痛并快乐的面对,蜕变过后我们都会驾着自己的人生起航…

主编寄语:青春时代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希望同学不负青春韶华,在美好的青春里努力奋斗,绽放美丽的青春之花!
【观剧杂感】
观《苏东坡》有感
--暴雪蕊

从小就读苏东坡的诗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气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忧伤。但我对苏东坡了解甚少,直至看了《苏东坡》以后,我终于了解了苏东坡。
在一次朝中议事时,交趾国的两位使臣携他们所说的“麒麟”来到了宋朝。宋仁宗让两位使臣退下后,便有多位大臣怀疑麒麟的真假,于是宋仁宗带领众位大臣观看这头“麒麟”。宋仁宗与众位大臣出了大殿,看了被关在笼子里的“麒麟”。皇帝派文宗欧阳修去查看,但欧阳修并不知道此物为何物,但一定不是麒麟,正当众人束手无策之时,便有人推荐“才子”苏轼来辨别此物 ,其实我早已猜出苏轼要出马,因为剧情一向如此。苏轼仔细观察这怪兽,得出结论:此怪兽是麋鹿,苏轼与交趾国对质,此物为麋鹿,又名四不像。只因它犄角像鹿,面部像马,蹄子像牛,尾巴像驴,似马非马,似牛非牛,似驴非驴,故而有“四不像”之称。看到这里,我十分佩服苏轼,连文宗欧阳修都不知道,苏轼竟如此厉害,我不禁赞叹不已!
像苏轼这样的千古奇才,实属罕见!
《红星照耀中国》观后感
冯浩然
1928年的中国,数十万人因“共党”“通共”的罪名被屠杀。美国青年艾德加.斯诺旅行来到中国。为了之后旅行遍中国各地,收集资料,斯诺在上海当了一名记者,被授意为当权者撰写歌功颂德的文章。但斯诺不肯违背良知,他对中国现实的如实报道为他赢得了一些革命者和进步人士的友谊,也使他成为当权者的眼中钉,并因此历经磨难。在和革命者的接触中,斯诺被他们的精神所感染。终于在宋庆龄等人的帮助下。斯诺成为第一位到达苏区,采访革命领袖毛泽东的西方记者。并撰写了著名的《红星照耀中国》。

1941年,由于揭露蒋介石在皖南事变中的倒行逆施,斯诺被驱逐返回美国。60年代,斯诺因麦卡锡主义被迫移居瑞士。1971年,斯诺作为中美两国之间的信使再次来到中国。受到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中美建交前夕,斯诺去世。
正因为,斯诺撰写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揭开了红军的真实生活。很多的国际友人、工人、学生。因为看了《红星照耀中国》纷纷来到陕北加入了红军。人们在他的鼓励上下,团结在了一起,加入抗日的队伍中。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长征”在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不畏牺牲,在恶劣的环境中,在国民党的追打下,他们团结在一起,共同奋战,最终到达陕西,最终发展壮大了起来。在他们爬雪山时,一些国民党炸死的战士,被冰冻成一块磐石,在过草地时,战友们团结在一起。一位排长把自己仅有的食物给了队友,自己却牺牲了!强渡大渡河,红军战士们爬着铁链,面对敌人的机枪扫射,却依然不畏牺牲。
这本书,让我们真正了解到了当时红军的历史,红军的伟大和坚强。
【名著感悟】
我 读《昆虫记》
———周楷鑫
《昆虫记》当中的昆虫大都是我们熟知的。每只昆虫的产卵、孵化、成长及生活习性都有着介绍,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甚至连粪虫类的昆虫,读了之后也让人产生怜爱之意,而不是产生厌恶,恶心之感。

在 《昆虫记》当中有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的昆虫,同时也给予了我许多感悟与启示。例如:圣甲虫。
圣甲虫,系食粪虫中最大最负盛名的一种。他们为后代储备食物,第一步是选料,剔除杂质,收拢成堆,然后清理一块场地,制作、储藏粪球。接着,把储存的食物运送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整个工作相当复杂,圣甲虫像流水线一样工作。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它们在途中遇到的困难。例如,:滚粪球时遇到斜坡。

它要推着沉重的,粪球上坡,如果万一有沙子阻碍,就会失去平衡,弄个仰面翻天,手脚乱蹬乱踢。,一切都前功尽弃了。他也根本不选其他平坦的路,就要走这条无法攀登的斜坡。经过一次摔倒后,圣甲虫小心翼翼,一步一步的往上爬,艰难万分,推着那巨大的粪球。啊,稍一协调失误便又白忙活了。但他人,坚韧不拔地爬,没有什么可气馁。十次,20次,以至于更多,终于以顽强的意志战胜了,千难万险,达到了坡顶。经过这件事后,圣甲虫有了,慎密的思考,选择了平坦的路。
圣甲虫给了我很多启示:圣甲虫从经过一次又一次努力攀爬,最终总算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达到了成功,这一种精神值得我学习,当然,要付出实际行动坚持下去达到最后的胜利,如愿以偿得到回报。另一个则是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圣甲虫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吸取了一次又一次的教训,使得他在,以后每一次攀爬都十分稳重,最后以至于到达,坡顶。在这之后,他吸取了一个更大的教训善于变通,选择了平坦的路。在生活中这样努力坚持是一件好事但一定要在正确、方法得当的方向。这是最重要的前提,因此也会事半功倍。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会使人成长的更快更强大,我认为这是达到成功必不可少的。它会成为我们成长中宝贵的财富,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昆虫记》对于昆虫的介绍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和诗意,不愧是不朽的传世经典。
(宋宇杰同学未发)
【随笔精华】
初一生活二三事
孙雪晴
时光匆匆逝去,转眼间,我也从一名懵懂无知的小学生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初中生了。我马上就要升为初二生了,在此之前我想告诉你,我的初一趣事。
经常迟到上课站
本人是个马大哈。经常迟到,这就触犯班规了,每次要站一整节课。于是同学们就将一个光荣的称号给了我“站神”。
还记得我第一回迟到我家离我亲爱的学校挺远,骑车最快也得七分钟,于是我第一次就信心满满的,在6:43出了门,结果,“没有把推车锁车上楼梯的时间算进去,要迟到了啊啊啊!”
第二次迟到,啊,是我疏心了,忘记了自己是个马大哈,现在是6:47,但我还骑着车像只没头苍蝇在无数小巷子里乱转,迷路了⋯⋯(内心已崩溃)
第三次迟到。“死崽子,还不起床,6:45了!”
“啊?6:45,45了⋯⋯什么!又迟到了!”
“亲爱的同学,本周你的迟到次数已达12次,要充值吗?”
惹到同学受惊吓
鄙人是个“豪人”,经常惹到同学也不知道,问题是,是我惹到“疯子”了!这位同学是水瓶座,经常发个疯什么的。(虽然我也是水瓶座的)“呜呜呜,妈妈我要回家呀,外面世界太危险啦!”现在的我正狂奔在学校的走廊上。因为我刺激到这位同学了,他就开始疯狂的大笑,我“咚啪”一声窜出了教室,可谁知,谁知他竟然追上来啦!被刺激的他和被惊吓的我就这样上演了一部《校园惊悚追鬼大片》(为什么我是鬼啊)。
就这样,在这样的环境下,我有惊无险的度过了自己初一生涯,真是个令人回味无穷的“宝瓶”啊,但在这一年中,我收获了朋友,也使自己得到了锻炼,成长了自己,也算是幸福的,收获满满的初一吧。
【假期专访】
最近,一则关于“长春长生疫苗接种事件”的新闻传的沸沸扬扬。这次我采访的同学是韦乐轩。
问:同学你好,方便接受我的采访吗?
答:可以。
问:最近,一则关于疫苗的新闻在网上炒的沸沸扬扬,具体情况是长春长生集团所产的百白破疫苗和狂犬病疫苗造假,出现严重违规行为,损害了数万人的健康。对于疫苗事件,你有什么看法?
答::我认为这是非常不道德的。疫苗的质量关乎着大家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而这家公司却为图利而将顾客安危抛之脑后,如果有人注射了这种违规疫苗,那么一定会产生严重后果。好在国家已经严肃处理这件事情,并将违规疫苗全部查封,该事件涉及公司以及负责人也将受到法律的审判,还那些被蒙骗的人们一个说法。
问:是啊,疫苗接种是我们每个人在儿童期都要做的,而有些集团造假,危害了人们的健康。你觉得此次事件发生后,儿童在接种疫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答:我觉得应该先看一下生产日期,生产厂家以及产品编品。然后再看看印刷是否清晰,瓶体是否完整,再上网专门查一查这种疫苗的特征。基本上就可以辨认了。
问:是的,接种疫苗后如果出现轻微发热、食欲不振、烦躁、哭闹的反应强烈且持续时间长,就应该立刻去医院就诊。很感谢韦乐轩同学的回答,祝韦乐轩同学可以有个很好的暑假,非常感谢接受采访!
答:不客气!

【播报与短评】
秦子轩播报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描写了民国时期红军以及共产党的生活和战斗的情形,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彻彻底底的红色书籍,为当时的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对当时的中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可是又能想得到写出这本书的人竟然是一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他是当时少数心中对中国还存有同情心的外国人,他不忍心看中国当时的惨状,便下定了决心要去苏区采访一下共产党。到苏区后采访到了当时的领导人毛泽东,朱德等,看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可以这支部队强过了世界上的一切军队,在各在各种原因的驱使之下,他写下了这本书,《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当然在当时这本书出版以后,一开始并没有造成多大影响,但渐渐的,人们对这本书的重视程度也高了起来,因为当时国民党称共产党为共匪,说他们是长着红头发红眼睛,还吃人的怪物,但这本书却让人们重新认识了共产党,渐渐的驱使人们渐渐地去支持这一群,不怕吃苦的,顽强毅力的军队。可以说这本书为当时中国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甚至可以说直接影响了整个战局。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由红军的努力而得来的,我们要向所有的红军致敬,我们也要向这位伟大的外国记者致敬。
播报短评之秦子轩:
看了秦子轩同学的播报,给我的第一感受就像老班说得一样:很用心!首先很用心地选择了站在《入党誓词》版面前播报,很符合播报的主题;其次是在播报过程中完全脱稿,这很是让我佩服,这点要像你学习!最后让我们一起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就像你在播报里说得一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爱国、去爱党!
毕乃晨评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播报员毕乃晨。
在这本由一名外国记者记叙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风采。
毛泽东在八岁那年开始到学堂读书,直到十三岁他离开了学堂,但他还是如饥似渴地读书。
提到共产党,不得不提起红军。在打仗时,武装群众与敌人欲血奋战,筹款帮助斗争。在长征途中,虽然被国民党封损了去长江的最短捷径短道,但这也难不倒红军。在傍晚时到达附近唯一一个可以摆渡的地方——皎平渡,这让国民党总司令愤怒不已,立即部署新的部队,希望在大渡河切断他们。
红军为我们树立起了一个好榜样,我们也要学习长征精神,做更好的自己!
我的播报完毕,谢谢大家!
播报短评
毕乃晨同学的播报很有特色,先从毛泽东小时候刻苦好学说起,后又谈到了红军的坚持不懈,勇于抗争。这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整体合在一起又有着不一样的火花。如果语速有点稍快,能慢点就更好啦。
——赵雅欣评
大家好,欢迎来到暑期播报第15期,我是今天的播报员——赵雅欣。《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记叙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它向我们真实展现了红军,红军将领们当时的真实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本书中刻画人物最棒的。
而我最喜欢的是描写红军长征的文章,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从悲壮失败中出发,面临着大批国民党的围剿;大自然的艰难险阻;以及内部的错误思想令他们寸步难行。但就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红军依然以顽强和大无畏的精神创造了一个个军事上的奇迹,这让无数的人惊叹。
以前我总不明白红军为什么要那么拼命保卫祖国,读了这本书后,我才明白,他们是为家庭、土地和国家而战斗的。
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能像红军一样保卫祖国。
我的播报完毕,谢谢大家!
评价:
赵雅欣的播报还算不错,吐字清晰,神态自然,没有一直看着自己的台词,对红军长征的描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红军长征时的艰难困苦。最后还加上了自己的感受,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红军的伟大。这是优点。不好的地方就是手机最好不要一直乱晃。总得来说,赵雅欣的播报,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李锐阳评
李锐阳播报
大家好,欢迎来到暑期播报第16期,我是今天的播报员李锐阳。
《红星照耀中国》这一本书是由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在红军旅伴这一节中,埃德加·斯诺跟随一支红军队伍出发,在一支将近40人的红军队伍中,还有年龄不到20岁的小孩子,他们自愿加入红军,他们都喜欢红军,他们加入红军,有的为了抗日,有的则是为了逃脱奴役,但大多数都是因为红军打地主和帝国主义,他们虽然年纪尚轻,但有的人身上早已留下了战斗时的伤痕,让他们十分的坚强,依然高兴的当着红军,红军纪律严明,但他们都会自觉遵守,吃农民的东西照价付钱,这么善良的红军谁不喜欢呢?
这节里有一段话是这样的,埃德加·斯诺对一群孩子说:“这里有地主和资本家吗?”“没有!”他们都齐声说叫道,“他们都逃跑了!”“逃跑了?怕什么?”“怕我们的红军。”我们的红军可见红军十分的友善,帮助他们,以至于他们把红军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一般。
红军在抗日的道路上前进着,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在学习的道路上一直向前走不后退,我的播报完毕,谢谢大家。
播报短评
播报非常成功。李锐阳同学的播报虽说简短,但内容非常丰富。开头说红军长征中的小孩儿,有的仅有几岁大,但是小小年纪就加入了抗日队伍中,可见长征精神是多么伟大。后面又赞扬了红军的纪律严明,从说吃了百姓的食物要付钱这件事,强化了红军精神,让我们看到了红军的善良。更深入的体会,就能感受到红军与百姓之间深刻的军民情谊。一幅百姓热情招待红军的画面就会浮出眼前。结尾结合自己的感受,在学习上给了我们一些启示,让红军精神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整个播报有头有尾,内容鲜明,有条不紊。
大家好,欢迎来到暑假播报第17期,我是今天的播报员王佳敏。
“长征精神之所以历久铭心,就在于它不是静止的。它承接着井冈山精神,又不断形成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更为它注入了新的时代血液,增加了新的丰富内涵。”这是《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在书中写到的。他从一个美国人的视角对战争中的中国,用客观的语言展现了出来。
书中工农红军用智慧和斗志战胜蒋介石,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意志战胜敌人,她们在途中帮助了许多百姓,深受百姓的爱戴。长征的每段路程都会有生死离别。是一段刻骨铭心,生与死,血与火的真实经历。
在书中,蒋介石这个人物令我陷入了深思。在我看来,作为一个政治领袖,他比他的竞争对手们略高一筹,但对于中国,我想就像书中宋庆龄说的,他一定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罪人。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把红军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是红军用他们的鲜血造就了今天我们的幸福安稳。“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共产党已如一颗红星,照耀了全中国。
评价:
这次播报开头直接引用了书中的原话。出去了不少多余的部分。择其精,去其陋。是文章浓缩成精华。更是借这句原话。引入了这次播报的主题。并在结尾时用诗句概括了想要表达的红军精神。突出这次播报的内容。这次播报较为流畅,衔接也比较到位,为之点赞。
吴泽豪评王佳敏
大家好,欢迎来到暑假播报第十八期,我是今天的播报员吴泽豪。《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书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它是由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以作者的采访作为第一手资料所写
本书主要以毛泽东和周恩来等红军将领和共产党领袖为主,描述他们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青少年时代,试图从其出身和成长经历中,找寻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此外,他还替世界解答了各种关于红色中国的疑问。
在第四篇“一个共产党人的由来”中,斯诺用了六节的内容从毛泽东的童年一直写到红军的成长。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志青年,是如何一步一步迈向自己的目标的,在毛泽东早期的求学路上,不能说是一帆风顺。有来自家庭、社会上的各种压力。但幸运的是他有一个慈爱的母亲,一个虽然目光短浅,但还是明白事理的父亲,从普通农民到小资产阶级的家庭背景转换让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的认识更加深刻了。于是他确立了第一个人生目标,并为完成这一目标,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在毛泽东求学生涯中,我个人最向往的就是他在长沙第一师范的求学经历,因为,在毛泽东那个时候的年龄层次正处于思想最活跃的时候也是最有实践精神的时候。
我觉得,伟人之所以能成为伟人。首先,与他们所处的时代相关,所谓“时势造英雄”就是这个意思吧!在一个动荡的社会中往往会诞生一个真正的伟人。毛泽东就正处在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的关头。在这样一个时间点需要有一个人来带领中国走出一条道路,杀出一条血路。当然,毛泽东的成功不能全归功于时代,在同一时期有那么多青年,他们大多成了炮灰。可毛泽东为何能成功呢?学习,毛泽东的成功与他的学习密不可分。之前的学习为毛泽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这也正是为什么毛泽东既能成为一个伟大的军事家又能成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的原因。在进入长沙第一师范后,毛泽东结交了许多的良师益友。这些人在毛泽东之后的革命道路上或与他齐头并进或给予他莫大的支持。由此可见,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首先要有个人追求,并且能持之以恒的为自己的梦想努力下去。希望毛主席的这种精神能被大家继承下去
我的播报完毕谢谢大家。
播报短评之吴泽豪:
吴泽豪同学对全书做了个介绍和概括,又精写于毛泽东的家庭与经历,对于毛泽东的求学之路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结合毛泽东的成功引出如何走向成功之路的道理,运用精简结合,这点非常好。如果噪音小一点的话就更好了,加油!
王馨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