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一周,遇到了一位对自己影响很大的外教,外教50岁左右,却非常的年轻,4个硕士学位,2个博士学位,会大于5门语言,10几种乐器,说实话,这是第一次在现实中遇到这样的人,时间观念非常强。课上非常活跃,但是遇到严肃的问题时会马上变得严肃,对待论文抄袭的事情坚决不能容忍,说自己阅读过两万多本书,每天睡觉4个多小时左右,我能感受到他对生活,学习,工作的热情,这也感染了我更要好好学习,才能与这些人交流,并不是说一定要进入什么上流社会,而是有一颗更加积极向上的心,并且着眼于行动,会让自己越来越进步。
开学以来,每天带着电脑,手机,同学的平板,我还是觉着如果手机在我的身边对我还是有诱惑力,就是不能非常专注地上课,尤其是开学了,会有一些消息在上课时候发来,不可避免的会打开看,所以从明天开始我要上课用平板来查单词,为了自己养成更好的习惯,更加转折,像这位外教学习,即使工作后,仍旧在工作之余每天保持4个小时的学习,能平衡好生活和工作。
开学开始,一直在用康奈尔笔记,真的受益颇多,更加便捷的视角来复习,知识每周都要回顾,相信我自己的大脑会忘得很快,科学的要求自己。
上周五去北京,约到了北师大的学长,学长真的是非常的奈斯,跟我说各种各样的事情,其实我们之前在网上也聊过专业,但是我更加坚定了,面对面的交流绝对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以后的一个方向,即使互联网越来越发达,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会越来越多,也是在北京的这两天我坚定了要考北大CAT方向,即使难度会越来越大,但是我今年不想求稳,如果现在都不冲一下的话,以后就更加不会放弃了。用不到10个月的时间来让自己有很好的成长。同时选择CAT还是想让塑造一下自己的思维,上大学以来一直在学习文科的知识,说实话高中理科严谨的思维是丢了一些的,通过对自己的判断,我需要一个比较硬性的过程让自己重新具备严谨的思维,而考研CAT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试试。
但是从北京回来的确挺累,两天都是7点以后才起的,这也告诉自己今年考研的话不能过多的耗费体力,恢复真的需要时间。
中午看YJango的视频,我渴望能够到达于博士这样子的思想层次,需要严格要求自己,但同时也要和同学很好的交流。自己本身也是一个比较大条的人,所以我不会在今年和同学去过多的计较一些得失,比如奖助学金什么的,但是我觉得,自己付出了的话,该是自己的还是自己的。不争不抢,不代表不应得。做一个真正的人。
读书,运动,背单词,这是自己最近一直做的事情,我觉得我起码会坚持到25岁。老师上课说每个人都要每天读书半小时,我觉着这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重要的不是读了多少书,而是看书的质量。看一本消化一本,才能够领悟很多,看书求多和囫囵吞枣,刷英语题而不关注自己错在哪里是一个道理。
其实自己还在思考要不要买平板,因为我感觉到自己的需求越来越多,而且感受不到金钱的失去,同时我也感受到有新的需求并没有让自己的幸福值提高很多,反而成为了理所当然。这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其实是一个阈值(具体名称忘记了),得适当控制自己的欲望,否则会要求外部越来越多,却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低。便捷的条件固然重要,但是同时要考虑自己的需求。其实平板还好,我觉得自己是用得着的,最近有个挺怪的心理,对于本子的要求有点多,虽然是件小事,但是我觉着这对于自己的成长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也可能多虑了)
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的优势还是非常重要的。这几天上课认真听讲,尽量上课就把知识消化差不多,晚上回宿舍前在教室把今天学的东西想一遍,我觉着这个方法对自己特别好用。
不做刻舟求剑的那个人。
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