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在不变成行动之前,我们都可以观察它。我们思考一件事情,会有很多种结果,比如“上台演讲”,大多数人对上台演讲感到焦虑,害怕。
担心1,大家会笑话我普通话不标准不流畅、站的姿势不好看、可能上台后手足无措2,担心大家会觉得我准备的内容空洞、老套,讲的逻辑不通3,老师可能会给我低分数等等
我认为这一种算是“黑帽子”思维,会思考出现的最坏的情况,结果往往是临阵脱逃,或者结结巴巴,把本来能讲到的内容给忘记了。
第二种是“黄帽子”思维。有一个人 可能他的能力比你弱,他的经验比你少些,但是他有一个想法,“未来的我一定会更加好”,所以我今天加倍努力。
如果我讲的内容空洞,没关系,下次我查资料,请教同学、老师。我普通话不标准,讲话不连贯,逻辑不通顺,没关系,我练普通话,背优秀的文章(语感提升)。老师给我的分数低,没事,我在其它方面也能提高我的分数,所以我好好准备我的演讲,别想太多其它的事情。
我们会担心,会焦虑,说明这件事对于我充满未知性。我们不断练习,熟练演讲,就会有掌控感,因为我知道我要表达什么,知道将要发生什么,知道我自己哪里不会,承认并学习。
黄帽子思维下“我不知道明天会怎样,但我相信我能有勇气面对它,并试着掌控明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