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您记着!”
由于灵台师兄突然有事儿,昨晚我分享的时间比预期增加一倍。这就意味着我不能遵循着准备好的内容按部就班,只好现场临时发挥。
当然,“临时发挥”是个好听的说法,通俗地讲就是“注水”。“注水”是当下中国的一种常态,不只自由市场里小商贩们在卖注水肉,比如各个大学从无休止的扩招到现在忙着建立分校,其实都是在往那有限的教育资源中注水。
说心里话,今晨想起昨晚的注水行为,还是有些不安的——无论同修们给予多少鼓励和包容,因为在分享的时候,我明显听到有个声音在提醒:得把时间充起来!
于是,本该一句话表达清楚的,就啰嗦成了两句;本与观点不相符的例子,也牵强附会硬生生扯到了一起。
最后,近两个小时撑了下来,感觉自己没丢面子。可在听我分享的同修们呢?难道大家吃不出注水肉的味道?尤其几位每次都参加读书会的同修,显然是为捧场才坐到最后的。
念及此,愧疚中又生感激。
想起了昨天上午,为这次分享特意去了趟“遇见”。以前我曾写过,“遇见”是一家理发店的名字,哪儿有位我所喜欢的理发师。
其实,我所住的地方离“遇见”还是有段距离的,理完发打车回家的路上和司机聊天,他说:“难道你家附近没有理发店?跑这么远!”我虽没说什么,但有句话是已到嘴边的,我想说:
兄弟,别光忙着开车挣钱,有时间也像我这样读读那个脑瘫女诗人的诗,其中有一首就叫“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尽管诗人说,
“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
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
无非是 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 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
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但我可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穿过大半个青岛去理发”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哪怕都是“无非是”,都是“误以为”,都是错觉,也真的是不一样的。
由于跟理发师不熟,原来那位熟悉的此时正在国外神游,我就只好让另一位提前预约,友人约好后还特意嘱咐“用我的卡吧,说手机号就行”。没想到顺利理完发后,在付费时我给了100块,理发师却没零钱找了。
我当然想起了那个手机号,但是没有张开口,因为我已经拒绝了友人的好意,并开玩笑说“过几天我要买辆奔驰,再用您的卡”的。
只好说:“不用找了,我下次再来。”
理发师也没有客气:“好。下次来时,请您记着。”
我离开了。
回家的出租车上问司机:“如果您没有零钱找给顾客,会怎么说?”
他答:“一般不会,我会少收,差个块儿八毛的我就不要了。否则,心不安。”
我没说什么,但凭这句话就能断定这位司机和理发师的境界天地悬隔。今晨再仔细回味了一下那句“请您记着”,竟然一下子感动起来。
是“请您记着”,而不是“我会记着”,更不会为此而“心不安”!
您可否也能像我这样体会到“请您记着”背后所蕴含着的自信与真诚?
我明白,为什么如此喜欢这位理发师了,更觉得为理发而穿过大半个青岛的价值所在了。
相较之下,我更觉得昨晚的“注水”分享,真的不该啊!
意识到“不该”算是知耻吗?
得记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