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父母的不完美,不对峙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赤足”。父母只是普通人,要接受这个事实,并理解他们的不容易。不要总试图去改变,要学着去接纳;也不要总是去反驳,要学着去包容;就像《人性的弱点》中写道:“父母子女这一场人世相逢,是用来相亲相爱,而不是相恨相杀的,人最大的教养,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思想,不要站在父母肩膀上,看过世间繁华之后,嫌弃他们见识浅薄。人这一生,对父母的亏欠,永远是最多的。“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这不只是一句歌词,更是一脉相承的传统。小时候,父母是子女的靠山;长大后,子女是父母的依靠。子女对父母的缺点要学会接纳、对父母的看法要适当保留、对父母的生活方式要保持尊重、不要给父母压力和负担,与父母和睦相处。《论语》有言:“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现在的孝顺,只是能养活。就算犬马,也都有人养活。孝敬父母,不恭敬,那和养活犬马有什么区别呢?”这句话重点在于“尊敬”二字。尊敬父母,包容父母,是孝敬父母的关键。“尊敬”首先要从对父母有个“好脸色”开始做起。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孝,子曰:“色难。”让父母舒心展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礼记祭义篇》中也说过:“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生活中,父母无条件的爱,让子女把好脾气留给外人,把坏脾气留给家人。但父母老了,思想滞后,请对他们多一点解释;反应慢了,请对他们多一点耐心。无论你有多少财富、社会地位有多高,在父母眼中,你只是他的孩子。对父母多一个微笑,少一份责备;多一点包容,少一次挑剔;最简单的孝敬,从对父母和颜悦色的说话开始。真心接纳父母的不完美,尊重父母的生活方式,就是最顶级的孝顺。
多点陪伴,陪伴是有“期限”的作家毕淑敏说过:“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人总是在拥有时肆意挥霍,失去时才追悔莫及。总觉得日子很慢,来日方长,还有大把时间去爱、去陪伴,可转身已是父母花白的头发,佝偻的背影。其实,人老了,想要的不过就是子女的关心和陪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