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直播的最开始,我们首先要对这次飞行事故确认遇难的132位同胞,表示深切的哀悼。在我今天进入核心区现场的路上,看到在家属的吊唁区,相关部门特意为他们准备了很多这样的黄色、白色的菊花。我也从中拿了一朵进入核心区,他语气沉重、我想把这朵菊花,放在核心区现场,距离失事核心区最近的地方,代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前方报道团队几十人的心意,向所有遇难人员表示我们深切的哀思!
这段话来自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张腾飞,他站在飞机失事现场的核心区域,手持一朵白色的菊花,面露悲伤、语气缓慢而沉重,说完他轻轻地将菊花放在身后的山坳上,像是怕扰了他们。
很多观看直播的网友都被这一幕弄到泪奔。
在发生空难之后的这七天以来,我所了解到的现场最新最全的资讯都来自央视新闻,我所听到的介绍现场的声音都来自这位记者。
现场应该有很多做直播报道的记者,碰巧的是我每天观看直播的时候,每次都是他在做报道。
几天下来,大家对他是最熟悉的,对他的报道也是赞赏有加,我看到有很多网友评论说,他用词准确、语言流畅、逻辑清晰、有条不紊……除了体现出记者本职工作的专业素养,还有很多暖心感人的画面。
温暖的画面有很多,让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事故发生的第二天晚上,搜救人员在山坡上搜到很多遇难者遗物,在对现场情况进行直播报道时,他用手遮挡住遇难空乘人员的工作牌,对摄像老师说:“这个不用给特写了”。
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温暖了所有人的心。
像这样的事故现场,稍不注意拍摄到的东西都会引起大众的不适,也会给家属们造成很大的伤害。
所以,如何把控好现场报道的工作,既要给大家呈现真实全面的现场情况,又要顾及家属和大众的心情,还要在大脑里不停地组织恰到好处的语言,可想而知,光靠职业素养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之所以被他温暖到,或许是因为他含在骨子里的人文素养,体现出来的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和他个人的内在品质。
记者是历史的见证者、记录者和传播者,是拉近观众与事件距离的一座桥梁,张腾飞是一位好记者!是这一代好记者的缩影。写这些,并非是刻意的去捧他,他在做报道的时候,身后还有很多比他更辛苦的搜救工作人员,他们身陷泥泞、用手一寸一寸地刨……也致敬最可爱的他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