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题目,停了一会儿,感觉肯定有人会骂,会被人说冷血无情。
虽然知道有人会骂,还是想说说这方面的事儿。最近看了较多的家庭矛盾调解节目,有父母子女间的矛盾,有兄弟姊妹间的矛盾,有夫妻间的矛盾,很多矛盾都是经济方面的矛盾,有些矛盾表面看起来是情感矛盾,背后也是金钱在作祟。
这些矛盾,有房屋权属引发的矛盾, 有些共有家族企业引发的矛盾,有债权债务引发的矛盾,有赡养父母帮扶亲友引发的矛盾。这些矛盾有错误观念的因素,比如你有钱你就该无条件多承担赡养义务,就应该无条件帮扶兄弟姊妹亲朋好友,就应该……;比如重男轻女导致女儿权益受损问题;比如父母在对待子女问题上一碗水端不平有偏有向的问题,但更多的都是因为亲情开始就没有算账,之后就一直是一笔糊涂账,日积月累,分歧越来越大,矛盾越来越深,最终发生纠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结果却说不清道不明,吵来吵去一团乱麻,最后撕破脸皮,甚至大打出手,对簿公堂,哪还有什么血缘亲情。
前几天看了一期因为房屋拆迁老父亲率领其余子女与大女儿争夺拆迁款的纠纷,大女儿说房子是她出钱建的,用的是父亲(娘家)的地基,父母兄弟姊妹当初都同意的,归她所有;父亲和兄弟姊妹说当初建房大家都出了力,房屋确权证书在父亲名下,是大家共有的财产,理应人人有份;调解嘉宾的说法,综合各种证据推测,房子很可能是大姐建的,父母也有过口头承诺,现在的问题是,缺乏充足的书面证据,空口无凭……
至于借钱给亲友救急,无法如期归还,甚至长期不还,因为催要反目成仇的案例,更是时有耳闻。亲友之间的很多借款,往往连个借条都没打,处理起来很麻烦。
也许有人会说,血浓于水,父母兄弟姊妹之间算账伤感情,就应该无私帮扶。这话说起来很好听,但其中利益关系很复杂,在发展过程会发生很大变化,很多时候,往往会超出你的控制。
一是利益的量级会发生变化。一个小破屋的权属当初利益可能不大,到了拆迁时,或许利益就很大;家族企业起步时或许很小微,十年二十年后也许就是很大的利益。在巨大利益诱惑下,一些利益相关方就会起争执。
二是利益相关方会发生变化。随着时间推移,子女们会成家立业,娶妻生子,原有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会变成各有利益诉求的几家,利益格局会变得更为复杂,你不争妻子会争,儿子会争。当年可能真的无所谓,现在就变得有所谓了,因为当初的无所谓,导致现在很难有所谓。
三是不清不楚本身就容易引发各种矛盾。权属不清,账目混乱,本身就极易引发猜疑和想象,制造矛盾。
感觉亲兄弟明算账的说法很有道理,其实不仅仅是亲兄弟,就是父母子女,甚至夫妻之间,有本相对清楚明白的账,也很有必要。
丑话说在前头,能避免很多后续矛盾。
当然,明算账不是锱铢必较,三毛五毛,十块八块,这种账,谈不上账。
至于多大账是账,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概念。有些人的小目标是一年挣一个亿,我大学毕业第一年的宏伟目标是攒钱买辆自行车。
尽管好说不好听,还是明算账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