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位脊梁

作者: 文学痴圣 | 来源:发表于2020-08-08 10:34 被阅读0次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多么深刻的字眼,满怀了多少家国的操劳,一个鞠躬尽瘁的样子又有多少忧虑百姓的情怀。不畏生死,不惧强权,不怕帝国的枪炮,南海的销烟点燃了中华名族崛起的第一枪,他的功可禀存史策,悠悠岁月惹人泪,他的过只不过是为封建王朝去挡枪罢了,虚伪的托辞已换来那些贵族势力的春秋大梦,殊不知帝国已在微微欲坠,大清的最后一根柱子已毁在自己的手中,最后的脊梁已慢慢垂倒。

        在封建的帝国里,作为最大的私有者——皇帝,总是以天下为己之天下,以皇权势力为主,腐朽的帝国已日薄西山,无力于列强纵横于天地之间,只得求和苟安,留下了万代河山与无辜黎民,只得任人摆布了。然,对此禁烟消烟本来就犹豫辗转,而朝廷各派林立,各种保全自己的利益,于外畏惧西方强国军事实力,而于内则目光短浅优柔寡断只图当前利益。正逢此林则徐上书奏言,若任鸦片泛滥几十年后中原将“无可以御敌之兵”,“无可以充粮之银”,如此继续下去,将狠狠的挫伤皇权统治,此时,他感到家天下难以保全,所以快刀斩断,禁烟活动由此而出,顺手便给了林则徐一个禁烟钦差。林则徐慷慨赴国难,扬言道“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终始”。天真的言语诉出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无畏的决心,殊不知他的“去与回”,鸦片的“绝与不绝”都在皇上的股掌之间。于此不过一年半载,他触动了阶级利益的权柄被革职贬官了。

对于家、对于国、对于天下,他是问心无愧的,可以说他是大清的最后一根“柱子”,可惜的是那些肉食者是永远也看不到的,薄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也遮住了大清走向未来的命脉。留下了一潭潭历史的污泥与曲折的弯路赠给后世子孙无穷的沟壑,只得悲悯苍天在千年后永远记录下这最后的脊梁。

      那一首悠悠长叹“小丑跳梁谁殄灭,中原揽辔望澄清。关山万里残宵梦,犹听江东战鼓声。”带有多少的悲伤与无奈,多少的深情与落泪,多少的期待与破灭啊!只为那山河破碎的国和风雨飘絮的家呀,只有无奈,只有无奈,在心里留血。家国的担当从不敢忘怀,君民的忧愁从不敢忘怀,乡土的容情和亲人的雨露也从不敢忘怀,只盼国日日强盛,民日日安乐,家日日富裕,带我先天下之忧的忧情赠给远方的国土,带我后天下之乐的暮语赠给我深爱的黎民还有那乡音的思念。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脊梁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像林则徐一样的人,他们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擎天支柱,经历了风雨的弥漫,经受了岁月的洗涮依然永立不倒,正如那不朽的日月,不论更替,不论年华,依然永远照耀着东方的热土。

相关文章

  • 最后一位脊梁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

  • 母亲

    我的母亲硬气,坚忍。脊梁一般用来形容男人,我把这词用在我母亲身上,是因为我的母亲确实是一位挺直脊梁,无惧...

  • 脊梁

    生命里的光! 过去的一周以及即将进行的这一天都可以用一个字来描述——忙。我的职业特性中有一种描述视角叫“掌...

  • 脊梁

    文/蒋清弦 他们是动荡往昔的脊梁 志气生长在胸膛上 良谋在腹中沉淀成明朝的日光 机巧在乾坤之中包藏 绝不因恐惧而畏...

  • 脊梁

    山 是大地的脊梁 大地因为有了山而高昂 信念 是生命的脊梁 生命因为有了信念而坚强 担当 是男人的脊梁 男人因为有...

  • 脊梁

    1 公元前548年,在齐是庄公六年。 齐国大臣崔杼在家中射杀了刚即位六年的国君,剧情狗血——国君齐庄公睡了大臣崔杼...

  • 脊梁

    最近很意外的先后读完契科夫的剧本《万尼亚舅舅》与阿城的中篇《棋王》。无论是创作背景还是时代,本毫无想干的两部作品,...

  • 脊梁

    厚重的乌云笼罩着繁华的京城,城外的大地上一个个帐篷犹如山丘,披甲执戈之士如蚁,城墙上殷红的血液已经干枯。 多少年了...

  • 脊梁

    前阵子主流媒体微博猛推一位叫黄大年的科学家,因为他在某方面国防科技的研究水平,媒体介绍他的回国让某国在中国...

  • 脊梁

    文/少洋 枯瘦的一根 养活 春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后一位脊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bbc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