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很少追剧的我,最近也看得根本停不下来。
没错,就是大家都在看的《人民的名义》这部以反腐为主题的大剧。
在放映之初就收到很多小伙伴的推荐,在前几天放假期间和爱人一起从头开始看了起来,的确非常精彩,不管是情节设计还是演员表现,都让人大呼过瘾。
但今天我不是来剧透的,也不是来分析剧中谁是幕后最大的黑手的,更不是来和大家一起分析政治和官场的。
那今天说点什么呢?
来说说陈老吧,就是剧中的陈岩石老人,他是以前省厅高级干部退休下来的。
他有什么好说的呢?
别急,陈老在剧中始终扮演了一个善良、清正廉洁、运筹帷握的退休老干部形象,就连新上任的汉东省委沙书记都对他毕恭毕敬,从陈老身上我们能学习的太多太多。
他的刚正不阿、与人为善、牺牲奉献、不求私利、极简精神等等,都值得我们去敬仰。
除此之外,我主要想说说陈老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两次讲话,一次是在大风厂员工和政府闹矛盾时他的调解讲话,一次是他受沙书记邀请给省级高级干部们所上的那一堂党课。
对,就是从陈老身上学习讲话的魅力。
为什么他的讲话那么接地气,老百姓都对他百般拥护?
为什么,他在党课上没有讲大话套话,就用一个小故事就打动了在场的很多人?
一方面当然是陈老本人的为人正直,群众基础好。但另一方面也有他讲话高超的一面。
如果我们保持学习者的心态,那么生活处处皆学问,我们所看过的每一部剧、每一部电影,当别人把它仅当作一部消遣方式来对待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收获更多。
好了,下面就来说说从陈老的讲话中学习的两个关键点吧。
一、时刻联系听众
我们公众讲话,千万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而忽略了听众的利益和感受,不然,你在台上讲得天花乱坠,但台下却昏昏欲睡,你不爽,听众也不爽,这样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
因为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听众,他们关心是永远只有他们自己,你在讲话前准备的时候,就要从你要面对的对象特点和利益需求入手,去讲他们想听的东西,替他们表达出他们想表达但还没有表达的感受,这样才能很快引起共鸣,抓住大家的注意力,慢慢将你的观点植入他们的内心,从而让他们对你百般支持。
陈老在调解大风厂员工和政府矛盾中,他就充分的从员工们的实际利益出发,讲出了他们的心声和诉求,公正地评判事情的形势,员工们也在他讲话后迅速安静了下来,而政府官员,他们的讲话时时充满着强势,从政府的利益出发,从而让员工们产生强烈的反抗情绪,不仅让问题得不到解决,还进一步让矛盾升级。
Tips:
1、从听众的利益和诉求出发,在讲话在说出他们的心声;
2、多用“你”“你们”,少用“我”;
3、讲话前,想一想人家为什么愿意听你讲,你讲的东西和他有什么关系?
二、真实故事的力量
陈老给省厅高级干部们上的那一堂党课,没有传统的条条框框,没有太多高大上的道理,他主要从他自己亲身的经历讲述了战争年代的一个故事,用一个只有一天党龄的战士牺牲的事情,让在座的人重新理解了什么是党和一名党员应该有的样子。
这里你不要跟我说,那些官员不一定能听得进去,那跟官员的思想觉悟有关,这里我们只讲陈老的讲话哈。
是的,这就是故事的力量,它让讲话更赋感染力,从故事中去感情道理。
会讲故事是一项非常强大的能力,我们的毛主席就会讲故事,他讲的每一个故事,古今中外,顺手拈来,他也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带领我们的革命队伍从最艰难的困境中走了出来,不断激励着大家前进和永不放弃,让我们的队伍从弱到强,由小变大,最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成立了新中国。
因为人们天生就不喜欢听道理,他们都喜欢听故事。
但这里要注意的是故事一定要是真实的,不管你讲的是自己的故事还是别人的故事,这样才能更有说服力,才能起到打动听众的效果。
如果你的故事是自己瞎编的,那听众一听一定能听得出来,不要把他们当作傻子。那样会让别人对你产生反感,从而对你失去信任,那么你讲的东西他们还会认真去听吗?
好了,今天就简单说到这里吧,改天再来说说从陆毅演的候亮平身上学到的一些东西。
-END-
�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