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阳光斜斜切过教室窗棂时,我总会想起那个蹲在操场角落的小男孩。他叫小雨,转学来的第一天就像只受惊的麻雀,把自己缩在蓝色校服里,眼神躲躲闪闪,仿佛随时准备振翅逃向无人的角落。
那天课间操,别的孩子都在队列里蹦蹦跳跳,只有他悄悄退到香樟树后,用指尖反复摩挲树皮上的纹路。我轻轻走过去,闻到他校服上有淡淡的皂角味,像极了童年外婆晾在竹竿上的衣裳。"这树皮像不像老爷爷的皱纹?"我蹲下来,和他平视着那些粗糙的纹路。他睫毛颤了颤,忽然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玻璃珠,透明的球体里凝固着半朵干花,"这是我在旧操场捡的。"
从那天起,香樟树下成了我们的秘密基地。他告诉我,父母在外地打工,他跟着奶奶生活,最怕上体育课,因为总是跟不上跳绳的节奏。"跳绳绳子打在地上的声音,像打雷。"他把玻璃珠在掌心滚来滚去,阳光穿过珠子,在他手背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我想起自己初为人师时,在教案本里夹过的那片银杏叶,叶脉间藏着多少忐忑与期待。
后来我特意在班里组织了"跳绳互助小组",让孩子们自由组队练习。小雨低着头捏着书包带,直到小林举着绳子跑过来:"我们组缺个摇绳的!"小林是班里最活泼的女孩,辫子上总系着会发亮的丝带。那天下午,夕阳把四个孩子的影子拉得老长,小雨握着绳子的手渐渐稳了,当第一个跳绳的同学跃过弧线时,他嘴角扬起的弧度,比天边的晚霞还要柔软。
学期末的体育嘉年华,小雨报名参加了"趣味障碍跑"。比赛那天他穿了双新运动鞋,白色鞋面上有蓝色条纹,像两道小小的河流。发令枪响时,他在钻呼啦圈的环节差点绊倒,我攥紧手心,却见他很快爬起来,甩甩头发继续往前跑。冲过终点线的瞬间,小林冲过去递给他一瓶水,两人额头的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撒了一把星星。
如今小雨已经转学去了父母工作的城市,临走前塞给我一个纸袋就跑了。里面是个手工笔记本,第一页贴着那枚嵌着干花的玻璃珠,旁边用铅笔写着:"老师,谢谢你让我知道,我也可以是别人需要的人。"窗外的香樟树又抽出新芽,风掠过树叶的沙沙声里,我忽然明白,教育从来不是雕刻石像,而是像春风掠过原野,轻轻托起每一片想要舒展的叶子。
那些在角落里悄悄绽放的瞬间,那些掌心相触时传递的温度,或许才是教育最动人的模样。就像此刻,我翻开笔记本,玻璃珠里的干花早已舒展如初,仿佛从未经历过风雨。风会记得每一朵花的香,而我会记得,每个孩子眼睛里曾闪过的星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