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恐怖片有两种。
一种是好莱坞那种,血肉横飞、靠视觉效果吓人的;
一种是日韩泰的,洞悉了人类的恐惧来源——生活、细节,让恐惧从联想中滋生,在内心一点点萌发,最后凝聚成深不见底的恐惧,然后完全地喷薄、爆发出来。
写社评类(人性的恶)文章也有两种。
一种是组合各种罄竹难书、匪夷所思、引起人生理不适的恶,事件本身足以震撼人心;
一种是对那些残忍的细节、血腥的场面一笔带过,剖析到坏人的心理上、行为上,然后悠悠的告诉读者,这些人就潜伏在你的四周。
怎么让恐怖片恐怖?
我觉得应该是让人有一种无力回天的宿命感 。
你不知“它”为什么找上你,因为“它”完全是随机的,没有任何的因果循环。
你还会发现你的所有防御都毫无作用。你害怕的缩进被窝,发现“它”就在被窝里看着你;你拿来辟邪的东西,发现在“它”那儿就像个塑料玩具。
还有时间、空间上的不确定性,可能是你半夜睡醒迷茫的睁开眼睛,“它”就站在你的床头呆呆的看着你。
总而言之,就是一种无法逃离的恐怖感。
贰
今天在知乎上看到记者@宇一美对“有哪些真实发生的著名连环或变态杀人案?”这个问题的回答,对其中的一段话很感兴趣。
这段话是写警官刘斌在寻找案件突破口时的分析:
刘斌回到分局,左思右想,试图寻找出这个案件的突破口,眼下,刘斌知道马夫人离开的时间,知道了她是和一个男性离开的,知道男性了大致外貌,那么还有什么能够利用的信息呢?刘斌灵光一闪,苏烟。
宁都市是我国的偏远地区,卖苏烟的地方并不多,而且苏烟的价格在当时比较昂贵,在一间档次一般的舞厅能够消费起这种香烟的人并不是很多,加之宁都本地人大都抽的是本地的香烟或者北方的混合型香烟,这种烤烟本地人抽的人并不多。
刘斌判断,此人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很可能还是长三角地区的南方人,作为处长妻子的马夫人见多识广,该男子居然还能够让她跟随,他应该是个人素质比较高,并且有预谋、有准备、也很有魅力,应该不是第一次引诱女性,并很可能有一个在这个舞厅附近的落脚地点,因为再傻的女性也不会答应陌生人被带到偏远自己不熟悉的地方。
面对一个有热度或者讨论度的事件,如何做到抽丝剥茧,找到其中最关键的点并分析下去,挖掘出背后的东西,还需要不断的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