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思学《论语》1.1

思学《论语》1.1

作者: 思雪_2988 | 来源:发表于2017-07-07 18:37 被阅读0次
思学《论语》1.1

            思学《论语》1.1

                    宜山一中 薛思雪

一、学而篇

【原文】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释义学语】孔子说:“经常学习并且按时去复习践行,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高兴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很有君子风度吗?”

【论思品悟】学习是最优雅的行为,也是一件很艰难的历程,拒绝学习,就是拒绝人生;交友是很美好的体验,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人生难得一知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最可怕的就是友人背后温柔的一刀;而被人误解最是无奈无助,可有时又是一次伟大而神圣的经历,它让我们在困厄中学会长大,看清世界的真面目,因为上天要一个人成长的更好,往往会给了这个人更丰富的人生体验,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看清生活残酷的真相后,依然在热爱着生活。作为《论语》开篇的第一则,孔子就对这一人生困惑做出了开宗明义的回答。我想,这正是寄予儒家对儒学之道的深刻内涵的阐释,对纷繁复杂的人生予以朴素的解释;告诉我们一个有深度的灵魂,必然要遭遇思想的困顿和人生的磨砺的。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这三句话分别阐述了学习之道,交友之道,修身之道,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它开启了我们对《论语》解读的心灵密码。学而有用武之地,是一种幸运;行有志同道合之友,是一种幸福;胸有容难容之量,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以文会志同道合之友,以诚容无意冒犯之人,这样的人,这样的心胸,非君子不能称。人知而犯我而不愠是什么?是一种修养,一种胸怀,一种境界;是仁者,是圣人,是圣心;一个人“圣心”若备,以仁爱之心,悲悯情怀去面对生命中的一切死生爱恋,则人生无烦我之事,世间无犯我之人,天下无不可恕之事。那么,就会成就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大优雅,大风度;让我们成为一个宅心仁厚,懂情趣,有温度,有格调,会思考,具文质,灵魂在高处的彬彬君子了。

  是为记,公元二零一七年七月七日。

相关文章

  • 思学《论语》1.1

    思学《论语》1.1 宜山一中 薛思雪 一、学而篇 【原文】 1•1 子曰:“学而时...

  • 学论语学而篇1-16(6/100天)

    学论语1.1-1.3学而篇(1/100天) 学论语1.4-1.6学而篇(2/100天) 学论语1.7-1.9学而篇...

  • 《论语·学而》1.1

    《论语·学而》1.1 子⑴曰:“学而时⑵习⑶之,不亦说⑷乎?有朋⑸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⑹,而不愠⑺,不亦...

  • 论语-学而篇1.1

    子,是我们古代对于有修养有文化的男子的尊称。在论语这本书里,子都是特指孔子。 说,通假悦。指的是开心,喜悦。 愠,...

  • 【论语-学而篇1.1】

    【正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

  • 论语《学而篇1.1》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三句话是我们非常熟悉的...

  • 思学《论语》

    一个人,一本书 宜山一中 薛思雪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叹...

  • 学“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只“学”而不“思”,则会迷茫昏乱;只“思”而不“学”,则会...

  • 学思结合一一《论语》教育学习篇(五)

    学思结合一一《论语》教育学习篇(五) 原文 《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意为:只是学习...

  • 思学《论语》1.2

    思学《论语》1.2 宜山一中 薛思雪 一、学而篇 【原文】 1•2 有子曰:“其为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学《论语》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bjr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