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伯钧
今天我们继续聊聊中世纪的绘画艺术,上集提到了中世纪的艺术特点——规程化。现代社会,艺术与创新密不可分,但在中世纪,人们普遍认为老路子走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搞创新?
比如,一个有钱的信徒,找工匠打造神龛,信徒会将最好的金银珠宝材料给工匠,然后找一个特别古老的经典样板,让工匠按照样板做,并不要求创新、好看。
艺术创新的形式自由度被锁死,中世纪绘画如何发展?人们开始转向在精神层面倾注激情。
中世纪的绘画
1.中世纪的艺术不追求创新和好看。中世纪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家,“艺术家”几乎等同于工匠,他们的任务是帮助委托人完成委托人心中的经典老样式。
2.中世纪的艺术创新被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各个时期的艺术家,都具有艺术创新的渴望。哪怕创新并不被称颂,中世纪的艺术家还是会在允许的、不违反规程化规定的有限范围内进行艺术创新。
3.通过《圣马太》来看中世纪艺术的进步,画面中人物的精神状态更加富有激情。图1与图2是中世纪书中的插图,画的主题都是《圣马太》。无论从题材、人物姿势、物品陈设来看,图1与图2的构图安排几乎一样。但图2与图1的精神面貌却完全不同。


4.中世纪的艺术家虽然在形式创新方面的自由度被锁死了,但是他们的创造热情从人物表达的精神层次迸发了出来。他们着重于把自己的情感表现在画面中。圣马太写书的时候被圣灵包围,于是画家把被基督感动的情感,通过图2人物的浑身激荡表现出来。
5.中世纪的绘画背景不重要,反而会重视画中的精神。图3是著名的《圣经》故事,耶稣为信徒们洗脚。因为要突出洗脚,并让观众知道这是耶稣和信徒,会强行把人物的头都扭向正面。图3中,圣徒的脚的姿势十分别扭,完全不是真实人的身体可以做到的,这样做是为了突出这只被耶稣洗的脚,吸引你的注意力,把画家自己的精神注入画中。

6.中世纪的绘画会为了画面的和谐牺牲形状。回想第一周介绍的塞尚的绘画理念,他也可以为了画面和谐牺牲事物的形状。你会发现在大时间尺度里的艺术规律,在小的时间尺度里也同样找得到,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7.古埃及画“知道的”东西,古希腊画“看到的”东西,中世纪画“感受到”的东西。图4、图5、图6分别是古埃及、古希腊与中世纪的绘画。



每日小贴士

绅士风度
你有没有发现欧洲男性对女性很礼貌、非常谦让,大家称这种行为是一种绅士风度。
绅士风度来源自骑士精神,骑士精神起源于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在中世纪最后的200年中,基督教世界发动了对伊斯兰世界的战争。基督教的核心教义是“普天之下,都是基督的子民”,穆斯林们不信基督,所以天主教教皇要发兵征服他们,共发动了七次战争,通通失败。
这些去打仗的贵族就是骑士,在当时主要负责战争,骑士精神就是最早的为荣耀、为上帝、为国家、为教皇去奉献的“高尚”精神。后来,骑士精神逐渐演化成绅士风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