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有名小孟同学,是再婚家庭的孩子,平时自己住在小饭桌,缺少家庭教育和关心,打架、骂人、偷东西,成绩一塌糊涂。刚去时,他显然给我制造了很大的难题。上课时,老师说坐好,他却趴桌子,老师说看黑板,他又搞小动作,老师说遵守时间,他就总是迟到。

我跟他叫上了劲,更是跟自己较劲。我问自己:我是学人力资源管理的,又是从事教师这个行业,怎么就教不好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呢?为此,我想尽了各种办法。
平时,多给他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尽管有时语句都不连贯;下课多与他交谈聊天,尽管他并不领情;让同学们与他多多接触,即使有时出现小摩擦;多对他进行表扬,尽管作业依然潦草。通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后,小孟变得爱往老师身边凑,兴奋的说着和谁成为了好朋友,今天又学会了什么。下课后,来到操场上总能听到他欢快的嬉戏玩闹声。然后,就看到他大老远的向我跑来,扬着见牙不见眼的笑脸,还有高高举起的小黑手里那颗鲜亮的糖果。

与小孟相反的是班级的小关同学,她的学习成绩优异,但却寡言少语,懂事的让人心疼,这是由于受到了家庭环境的影响。她的妈妈是精神残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爷爷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全家借住在亲戚家的房屋里,也没有土地,全家的经济来源仅靠五十多岁的父亲打零工。别人家女孩子还在撒娇耍赖要穿漂亮的花裙子、扎可爱的小辫子时,她却需要急忙做完家务后给妈妈洗漱、喂饭。
带班之初,我就先对身体特殊学生和困难家庭情况进行了了解。在得知小关同学的情况后,我就为小关同学购置了学习用品并时刻关注小关同学的心理成长。平时多跟她聊天,将学习用品以奖励的方式给她,六一送她一份暖心的小礼物……就连她平时穿的内衣裤都是我为她购置的。

特别是在冬天时,由于她家无力负担一百元的保险费用,小关不能参加滑冰课了,她只能用渴望的眼神看着窗外在冰场上玩耍的同学们。我看到了,也感受到了孩子的渴望,立马给小关买了一个冰尜,给她带上帽子手套,领她来到小伙伴们中间。那天,她第一次发出了清脆、响亮的笑声。
后来,我为她联系了社会上多方爱心人士,小关终于有稳定的资助来源了。最令人欣慰的是,她也变得越来越开朗,像其他同龄的“顽皮”小孩了。
“一个人的青春可以平庸无奇,也可以绽放美丽;可以碌碌无为,留下悔恨遗憾,也可以脚踏实地,走向辉煌壮丽。”相信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一定可以一步一个脚印,更加扎实地走好、走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