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来自楚国的你
丕平(公元714—768年),个子很矮,胖墩墩的。不过整个人结实得很,一双贼光的眼睛总是打量着周围的一举一动。他继承了父亲马特的宫相职位,在西欧史上被称为“矮子丕平”。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人们对宫相的敬畏甚至比国王还大,那是因为获得了这份职位的人不仅是净身,可以世袭,而且还统帅军队。这个职位在东方是绝无可能的,因为东方的国王占有国家的一切,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天下之大,皆为王土。
宫相的由来还得从罗马帝国瓦解说起。王国和贵族竭尽所能搜刮民脂民膏,他们变得越发富足和奢侈,而平民和奴隶基本一无所有,民愤已经开始动摇统治根基。这个时候,被视为欧洲三大满蛮人之一的日耳曼人入侵罗马,而罗马凭借着雇佣军来抵御灵活机动的日耳曼人简直是不堪一击。罗马国王的统治开始收缩,不得不退守城堡,而城堡以外的大片土地要么被敌人占领,要么被荒废。
退守到城堡的罗马帝国内部开始了简单的小农经济,甚至货币暂时退出历史舞台。罗马末期没有强大的行政体系,没有强大可靠的军队,帝国开始雇佣军的方式来维持外部对内的危险。与此同时,在东方由于中原王朝的强力驱赶和进攻,匈奴人节节败走,只得向西迁徙,越过天山,继续向西直至东欧地区,直至罗马帝国的传统势力范围内。这时,蛮族也开始趁机夺权各地领导权——于是,在地中海北岸诞生了许多小王国。
公元476年,罗马雇佣兵领袖奥多亚克废除了6岁的西罗马皇帝,罗马帝国分崩离析,只剩下一个躯壳。
公元481年,克洛维(公元465—511年)统一法兰克各部,在塞纳河畔建立法兰克王国,建都巴黎。
克洛维开始建立封建建制,分封领主,各地领主强大。在宗教信仰上,开始的时候他并不想皈依基督教,然而,自从娶了勃艮第王国公主后,克洛维继承了罗马宗教。因为勃艮第王国公主是虔诚的基督教徒。
克洛维在分封的同时,对外积极拓张疆土,然而连年战争,让国王变得日益财不支出,可是领主及宫不断获得封赏,他们不仅有权,而且越发富足。在克洛维临时的时候,他最终把所有的领地分给了四个儿子,而几个儿子也都是只顾自己,没有抱负,甚至互相争夺利益。这一切,都让大的领主和宫相们看得非常清楚。
据《查理大帝传》记载,宫相查理.马特授意部下,找到国王的教子并威胁他:“你的老母可乐享晚年吗?你愿意看到你心爱的人被别人夺走吗?”
“我明白宫相的意思,愿意接受任务。”国王教子悲悲戚戚道。
在一个天黑不见五指的夜晚,教子顺道溜到了国王寝室,趁这位国王睡觉时用长矛戳进了他的眼睛,国王痛不欲生,哭喊声响彻整个寝宫。尽管教子随后被逮捕,但是国王终究因不治而死亡。随后马特专权,并从此规定,始终让小于15岁的国王继任,一旦超过岁数,就将其废黜。
丕平,即查理.马特的儿子。在法兰克与西班牙攻伐中,马特带领部将英勇杀敌,大败西班牙,从此,西班牙不敢对法兰克有任何幻想。与此同时,查理家族威武与日俱升,并开始得到不少领主的拥护。马特死后,丕平,史上的“矮子丕平”继承了宫相职位。
丕平掌权期间,拜占延跟阿拉伯发生了一场冲突,拜占延开始信心满满,以为可以击退阿拉伯的进攻,没想到勇猛的阿拉伯人打得拜占延四处找牙,不得不向阿拉伯求和。这个时候,丕平的军队向拜占延递来了橄榄枝,教皇喜出望外。
丕平派使者到教皇那里,“教皇可想念凡尔赛郊外的美酒?可想念莱茵河畔的美女?”
教皇答复使者,“愿我们圣明的王安康,愿早日相见!”
两人眉来眼去的动作全世界的人都看出来了。两人最终如愿以偿相见了。
丕平见教皇,“徒有虚名的人做国王好,还是有实权的人做国王好?”
教皇心领神会,笑答:“掌权者应为王”。
丕平放心了,决定干,自己当上了国王。
在丕平的加冕典礼上,教皇斯蒂芬如期而至,从此开启了新的篇章。
作为回报,756年,丕平命令军队强行夺回罗马教廷统治区,罗马城及附近地区划归教皇管辖。在基督世界里,任侵占教皇土地的行为被看成是反对上帝,而这部分土地就是今天的梵蒂冈城国。
直至今天,位于西班牙首都罗马西北角高地的一个内陆国家——梵蒂冈城国作为在西欧传统宗教的中心,也是全世界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国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