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去西班牙的塞维利亚,第一次领略到伊斯兰建筑的美,当地导游说是摩尔人入侵的时候建的,再往南走,这种建筑会更多。摩尔人来自北非的摩洛哥。从那时起,摩洛哥就列为我想去的目标。摩洛哥突尼斯对中国免签了,说走就走! 我要喊着芝麻开门,去敲开阿拉伯宝藏的山洞!
摩洛哥,人称北非明珠,是最不像阿拉伯国家的伊斯兰教阿拉伯国家,之前是法国殖民地,法语和阿拉伯语一样是当地的主要语言。她深受欧洲文化影响,是欧洲人的后花园。在这里旅行的时候,常常忘了自己是在非洲。这个国家的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北部地中海和大西洋交汇,有迷人的海岸线,还有终年积雪的滑雪圣地,南部是撒哈拉沙漠,还有千年古城,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名胜古迹。最爱的是广阔无垠的乡村,缓坡起伏,植被丰饶,牛羊安详,真真比瑞士毫不逊色。
街上的行道树最为奇特,热带的棕榈树,亚热带的柑橘树,温带的松树,齐齐排在一处。最能说明这个国家景观的丰富了。
这次搭乘的是沙特航空,广州出发,在沙特吉达机场转机,确实是很奇特的一次转机经历。之前看到几个包头巾的穆斯林都会感觉有点奇怪,这回刚坐了11个小时飞机,懵懵懂懂到达吉达,发现自己突然投身了头巾的海洋,还乌泱乌泱的,那感觉,确实有点提神醒脑。
这些人没有太多距离感,一团团挤挤挨挨的,动不动就席地而坐,让你毫无通道,完全无路可走。机场座椅不是两个位子之间有个放行李的小台子吗?我和一个头巾大婶各坐一边,突然,小台子上挤进来一个胖大婶,紧紧挨着我,还亲热滴拍拍我,对我眨眨眼,表示很熟……
我拿出一包果仁吃,对面一头巾大妈拼命对我微笑再微笑,让我终于领会,抓了一把果仁给她,她立刻愉快地磕了起来。
转机时间5个多小时,好像在阿拉伯大村庄狠狠滴插了个队,实在有点辛苦。不过,后面几天接触的阿拉伯人,确实非常友好,打招呼聊天,要求合影,相当热情。绝大多数并没有任何目的,仅仅就是友好而已。
建议有条件还是在欧洲转机。
沙特航空的空姐还是挺漂亮的,饭菜也可口,电影特别多,都是很新的片子。沙特确实有钱啊。


丹吉尔是大西洋和地中海交汇的城市,直布罗陀海峡,离西班牙最近处只有几公里,据说很多非洲难民就是从这里偷渡去欧洲的。
这个城市是公元前6世纪由腓尼基人建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睡了一觉精神好多了,大清早去海边走走,有渔民捕鱼。也有人遛狗。


下午到了山村小城舍夫沙万,这个小城是逃难的犹太人在13世纪建的,当然现在犹太人已经都搬走了。这个小城远离都市的繁华,到处被涂成灿烂的蓝色。据说是当年避难的人涂的伪装色,让山下的人看起来以为是天空。还有一种说法是蓝色可以驱赶蚊子。 山村不富裕,街上弥漫着生活的气味,但人和猫咪都很悠闲。这里这里的猫咪特别多,不怕人,会卖萌,会配合拍照。

这猫咪一家摆的poss,简直是绝了。





走进一家阿拉伯餐厅。好像走进了天方夜谭。


菲斯古城由伊德利斯二世兴建于公元808年, 是北非史上第一个伊斯兰城市,也是摩洛哥一千多年来宗教、文化与艺术中心。是世界上现存最大规模的典型的中世纪风格的城市之一,于1981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区。
老城有9,000多个街道交错密布,狭窄的街道和挂着帘子的市场上,到处都是传统手工业:染色作坊、皮革加工厂、各种手工作坊、餐厅、肉店等传统手工加工店。城内随处可以看到镶贴着蓝色马赛克的建筑。古城仍留下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许多美丽的宫殿和780多个大小清真寺。老城内的卡拉维因大学建于公元862年,被喻为世界上第一所大学。 卡拉维因清真寺整座建筑由270根廊柱支撑,用大理石、石灰、石膏、鸡蛋清等为原料建造而成。
对于第一次来这里的人,若想自己独逛保证迷路。即使是当地人在这拥有近六千条巷弄的城市也末必全都熟悉。菲斯是由无数个小巷构成的,且道路狭窄,所以驴是这里唯一的交通工具。
穿梭在中世纪的街道,和穿着中世纪斗篷的人擦肩而过,恍惚间不知己身在何处,今夕是何年。







毛驴是古城的主要交通工具。


菲斯古城的手工作坊让人眼花缭乱,购物欲不上来是不可能滴。说到购物,就必须说一下摩洛哥的商人,阿拉伯人应该是祖传的做生意,旅游城市的环境就更加适合生意经。这里的商人以机智精明闻名,先说语言能力,绝对是来什么人说什么话,四五种语言不在话下。好听的话一套一套的,什么我爱你啊,你真美丽啊,中国女人这么漂亮,我要去中国呀,涛涛不绝。
砍价从三分之一砍起就好,套路是这样的: 比如说,他说100, 你说30, 然后他说,我最低卖80的,但你这么漂亮,不要告诉大家,就你70吧。然后你说40,然后他说50,然后你说走了,他叫你回来,请示老板,几个来回,终于45成交。本人也不大会还价,估摸着就值40,就咬死不松口了,不卖拉倒。结果商人很委屈,说:你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呀,应该你加点,我让点,慢慢成交,这节奏,这艺术。简直让人无语。但问题是我爱买不买,谁有空陪你玩呀。


这里的橙子产量巨大,鲜甜无比。特别便宜,两块钱左右一斤。

北非的名菜,古斯古斯。

这种中世纪的长袍,心里有一种莫名的紧张。

我爱摩洛哥的原野。

哈桑二世清真寺,有1/3是建在海上的。又称海上清真寺。


在清真寺席地而座。心变得很静很静。


酒店里的玫瑰园。


原野的花实在是太美丽了。


这些可都是野花呀。这些罂粟花不知道他们用不用来做鸦片,看起来貌似没有。
梅克内斯(Meknes),摩洛哥历史上的第四座“皇城”,也是最年轻的一座。1672年由阿拉维王朝的第一位君主穆拉伊·伊斯梅尔(Moulay Ismael)定为国都。伊斯梅尔有一支“黑奴军团”15万人,是北非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黑旗军”。正是凭借这支勇猛强悍,又绝对忠诚的军队,成了西地中海最强势的苏丹。这位君主好战,也爱马,精心设计了大型马厩,可容纳500匹马,并在附近建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粮仓,据说储备的粮食可吃上15年。建筑功能设计极其巧妙,能通过通风和地下水道,将粮仓的温度控制在20度,另外,圆拱型的结构很坚固,使得建筑能在大地震后幸存。



摩洛哥首都拉巴特附近有一个从12世纪就存在的一个小镇乌达亚堡,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的乌达亚堡建在大西洋峭壁。开始是为了抵御西班牙入侵建立的城堡,乌达亚则是一个部落,非常骁勇善战,因战功卓著,被赏赐世代在此居住。慢慢发展至今成为一个漂亮的小镇,基本是蓝白色彩,不过这个小镇的蓝白是墙体下蓝上白,非常迷人。

据说电影007在此取景。




穆罕默德五世陵寝。




再见了摩洛哥,美丽的原野和可爱的猫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