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做因子的分析,深感作为一名理工科背景的学生对财务因子认知的匮乏,因此想系统的学习一下财务相关知识。
各种财务指标都来源于上市公司每月,每季度,和每年的财务报告。财报包括业绩预告,业绩快报,正式财报三方面。
先讲几个最最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概念。
净资产:也叫所有者权益,直白地讲就是我自己的钱
负债:就是我借的钱,开杠杆。
资产:净资产加上负债。就是我用自己的钱,还有借来的钱,购买的用来经营的东西。
收入:卖东西得到的钱
利润:收入减去成本
净利润:利润除去所得税部分
ok,这些都很简单,但却是我们看财报最先需要关心的
讲回财报,并不是每一个上市公司都要发布那3份财报,最低要求是正式财报,每一家上市公司都必须披露,包括一季度,半年报,三季度,年报。年报的披露需要预约时间,预约时间表在年底前公布。
业绩快报呢,主板随意,爱披露披露,不爱披就算了,创业板和中小板就不一样了,如果每年2月底前还不披露年报,就得先发个业绩快报出来,毕竟,风险比较大嘛哈哈。
业绩预告就比较多规定了。对于主板,净利润与上年度同期变化超过50%,出现亏损,或者扭亏为盈的,就要披露。披露正式报时,同时披露下期预告。创业板最惨了,每个季度都得单独披露。
这是各种财报出来的时间表。

可以看到,其实一月底,就可以了解到哪些公司是扭亏为盈,业绩变化大的。
所以这些和炒股有什么关系呢。
炒股其实炒的是一个预期,你预期他会涨,所以你买入。
首先,超预期的业绩变化会明显影响股价。由于业绩预告是最先反映公司的情况,因此预告往往对股价影响较大,而通常到了正式财报,这种预期的消息已经就被市场消化了。
其次年报预约披露的时间是在12月31号之前出来的,一般来说,预约披露时间越早的公司,表现会越好,因为要显摆啊,赚钱吗,开心了嘛,想秀。而相对晚披露的,很有可能业绩比较差咯,在和审计师撕逼,看哪里可以多挤出点利润,当然也有可能公司有什么大事要宣布啥的。
最后就是,通过第三季度的财报和业绩报告,也能提前判断公司可能戴帽摘帽。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发了正式财报之后,就要被st了,原来是st股票,扭亏为盈了,就可以摘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