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作家
寿光记忆‖铺舍与邮局

寿光记忆‖铺舍与邮局

作者: 卜祥山 | 来源:发表于2020-12-04 21:25 被阅读0次

铺舍,又称铺递。是古代官府文书的传递点。功能相当于现在的“邮局”。古时的官道,一般十到二十里路设一个铺舍,七到八十里一个驿站。

现在好多村名还带有“铺”,比如“十里铺”、“岳家铺”、“赵旺铺”。这些村名的由来就是典型的“以铺为村名”。

一个铺舍通常配有三、五名“递卒”。以我的理解,感觉递卒就像接力棒比赛中的运动员。

除了分布在官道的铺舍外,还要有“总铺”,“总铺”一般设在当地的县城中。相当于现代的“邮电局”和乡镇的“邮电所”。

寿光县志中也有“铺舍”的记载,嘉庆寿光县志记载如下:

“总铺在小十字口西。城西南十里曰张家铺,二十里曰小店铺。城西十里曰潘曲铺,二十里曰张楼铺。西北三十里曰板桥铺,又城西二十里曰罗桥铺,三十里曰王家庄铺。城西北四十里曰柴家庄铺,三十里曰张赵铺。城东十里曰张建桥铺,二十里曰乐城铺,三十里曰稻田铺,四十里曰王望铺。城东南十里曰齐章铺,二十里曰尧河铺”。

民国寿光县志记载的铺舍:“十里一铺设卒以递公文所谓铺递者即此,邑总铺在城内小十字口西,城东十里曰张建桥铺,二十里曰乐城铺,三十里曰稻田铺,四十里曰王望铺。城西二十里曰罗桥铺三十里曰王家庄铺。城东南二十里曰尧河店铺。西南十里曰潘曲铺,二十里曰张楼铺又小店铺。西北三十里曰板桥铺,三十五里曰南柴铺”。

寿光的铺递之制废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县志记载,“清光绪三十年在西关始设邮政代办所,民国二年改为三等局,移城内。五年升二等局,邮务分二段,一由寿光至广饶,一由寿光至昌乐。设信柜十四于乡属。二区曰寒桥。三区曰吴家庙子,田马,稻田。四区曰胡营,纪台,孙家集。五区曰丰城。六区曰彭家道口。七区曰王胡城,王高。八区曰刑姚。九区曰孙家道口。十区曰上口,侯镇。

由此可见,寿光从清末民初完成了由“铺递”到“邮局”的转变。初步建立起了现代邮局的“雏形”。

相关文章

  • 寿光记忆‖铺舍与邮局

    铺舍,又称铺递。是古代官府文书的传递点。功能相当于现在的“邮局”。古时的官道,一般十到二十里路设一个铺舍,七到八十...

  • 赵旺铺遗址现状

    寿光赵旺铺村,市区东北八公里,赵旺铺遗址就在赵旺铺村北200米处。 据《寿光镇志》资料:赵旺铺,原名赵洼铺,遗址在...

  • 寿光记忆‖捻军与圩子墙

    寿光及周边地区村庄的圩子墙大多修建于清咸丰年间,是配合朝廷绞杀捻军“坚壁清野”的产物。 咸丰二年,开始先是太平军“...

  • 寿光记忆‖民国时期寿光的钱庄与银行

    关于寿光的第一家“钱庄”及钱庄的票号名称起源于何时,我没考证。应该和附近地区的情况差不多,起于清、(钱庄的出现最早...

  • 寿光记忆‖寿光消防大队旧址

    这座寿光消防大队旧址,位于银海路南段路西。前几年寿光消防大队搬迁到了新的营地,旧址做过“寿光城管执法大队”的办公地...

  • 寿光记忆‖寿光的寺庙及其他

    在寿光这片土地上,就目前来说的古寺庙也就仅存“北单古庙”了。 “北单古庙”我没去过,有段资料是这样说的“北单古庙”...

  • 寿光记忆‖消失的寿光弥河“欧洲村”

    前年“温比亚”,去年“利奇马”,两年两场大水,把寿光折腾的不轻。 水灾过后,寿光大地上掀起了河道整理、桥梁建设、涵...

  • 邮局与信

    小时候,家的不远处便是邮局。 小孩子,就是喜爱热闹,哪里人多哪里找。在15年前吧,邮局门口的络绎不绝与现在的门可罗...

  • 邮局与邮筒

    今天看到邮局的邮筒,颇有感触,记得在四十年前,看到楼上的叔叔家来信了,看到好看的邮票总想要,但是苦于开口,总会失之...

  • 城市记忆———寿光的夜市

    寿光城区的夜市,始于何时我没考证。在我的印象中,最早的夜市是在寿光的中心大街上赶的,大街两侧的摊位从南到北绵延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寿光记忆‖铺舍与邮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ctw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