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在黑暗中战胜恐惧的一个好办法是鼓起勇气拉开窗帘,自己确认窗帘后并没有鬼。这是因为孩子通过确认消灭了未知,恐惧自然消除。而未知为什么会带来恐惧呢?这是因为人类有一种自然的生存本能,称为"恐惧反应"。这种本能有助于我们在面临潜在危险或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保护自己。诱发恐惧的原因又有多种。
第一个就是潜在的危险。未知可能意味着潜在的危险或威胁。我们的大脑倾向于高度关注可能威胁生存的情景,因此当我们不了解或不确定某种情况时,我们会容易感到焦虑和害怕,以可以更好地准备应对潜在威胁。
第二个是缺乏 控制和可预测性。当我们能够掌控局势,或者至少能够清楚事情进展、预测事项发生,我们通常感到更加安全和舒适。未知情况通常缺乏可预测性,这使人们失去了一定程度的控制感,从而引发恐惧。
第三个是 心理上的不安全感。不了解某事或某情况可能导致人们产生心理上的不安全感。我们可能担心自己无法应对未知,或者害怕未知的结果可能对我们产生不利影响。
第四个是生活经验和文化因素。我们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也会影响自己对未知的反应。特别是未知的时候可以自行充满想象,且往往是向不好的方向幻想,恐惧就会产生。
高中和大学离家的日子里,会时不时往家里打电话。原本打电话并没有特殊事情,如若顺利只是话几句家常就结束通话。若一旦出现打不通的情况,内心就会极度不安,就会执着的一直打,直到电话接通确认家里平安无事方才安心。现在通讯比过往更加方便,这种习惯依然存在。
上周六少年带着涓涓去体育公园玩,晚上讲起白天的经历,少年提起涓涓今天解锁新的玩法——在玩滑板的场地骑自行车,有另一个小朋友更加厉害,可上可下,非常酷炫,还遗憾涓涓骑的时候忘了拍视频。因为参与的缺失,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和少年在那里遇到的事故,一群玩滑板的年轻人潇洒的做着各种花样动作,意外发生了。一个男孩重重摔了下来,大脑着地,一场玩乐瞬间变了颜色。而我们恰好见证了家长和组织者的交涉,因此这件事情对我的震撼不言而喻。而这边,两个人兴奋的讲完,还约定第二天还要继续去玩,我听了只是叮嘱注意安全并未反对。
不料到了第二天,从10点多一直到12点都联系不上少年。前面显示对方正在忙,心想他或许恰好有事,静等回复。可一个小时过去了,依旧毫无音讯,再打,依旧显示被挂断。此时,内心已经出现慌乱,难道有什么事情?发微信,要求回复一句话让我安心。时间又一分一分的过去了,石沉大海。恰好自己想到前一天两人的约定,内心已经不能用慌乱来形容。瞬间想到一连串不好的场景,恐惧紧紧抓着我的心,让我觉得自己一刻也不能再等待,必须确定他们的情况。于是,我拨通老人的电话,知道他们刚刚离家外出,内心的警报瞬间解除。未知消失了,恐惧消除了。
阿淼写于2023年10月24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