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答〈1〉

作者: 二到极致 | 来源:发表于2020-06-06 14:44 被阅读0次

        1.害怕与他人断开连接,想建立好的人际关系。

        是因为有独立和安全的需要。

        独立的需要:连接别人的重要,但是保证自己生命的独立性也非常重要。

        安全的需要:不能取决于别人的态度。

        我对我自己的人生和情绪负责,不用为他人的情绪负责。听董老师81种需要冥想,理解需要的真正含义,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真正的需要,让生命精彩。

        我是自己需要的主人,没有人会为你的需要负责的。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抓取。

        找到满足需要的三个策略。而不要执着于某种策略。生命最大的财富是流动,最大的贫穷是执着。   

        2.怎样才是更好的爱自己?

        内外身心一致。

        我们的言行更多的是滋养我们,让我们开心、有能量。

        当我们找到自己需要的时候,想策略,更好的满足自己的需要。

        能量低、情绪不好的时候及时给自己能量续杯。比如:运动、听音乐、聊天等等…

        3.怎样才算深入的自我觉察?

        首先觉察一定是身心合一的状态时才能进行的。要在平静的状态下才能觉察自己。当有情绪的时候,先通过静心等方式与感受待一会儿,接纳情绪,并且问自己:“我怎么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以前什么事情也让我产生过这种相同的情绪?”

        觉察过去的模式,我有什么信念?这些信念是真的吗?连接自己后找到模式后自己的需要。

        找到满足需要的策略。

        非暴三个支柱:为自己的感受负责,诚实表达,倾听他人。

        4.总是需要被人理解,不被理解就会觉得委屈、气愤。如何打破这个信念。

        理解这个需要是我们生命的能量。理解的需要不是指被人理解。需要是有抽象性的。

        满足需要有多种需要。被理解是外求,想让他人为我们的需要负责。

        理解的需要有很多种满足的策略,我想要理解,我可以做什么?比如:自己理解自己,孩子理解你,我去理解他人,宠物陪伴理解你,与家人多沟通,获得理解……

        如何打破这个信念?

        改变的四个步骤:

        A.愿望。改变的动力。

        B.觉察。真正的渴望是什么?

        C.接纳

        D.行动

        5.如何让自己柔软下来?

        当我们说话硬的时候,一定是有内在的需要没有被满足。我们是有情绪的。

        所以要让自己柔软下来就要先好好爱自己。当我们是在爱自己的状态下,我们的心、言行和表情自然就会柔软下来了。

        好好花时间陪自己,看到自己未被满足的需要,去满足它。

        对方的需要被满足,他也会柔软下来,温柔的对我们。

        用长颈鹿的语言去翻译他人的语言,会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彼此。

        6.孩子不遵守家庭会议上的约定

        确定家庭会议的约定是基于与孩子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的?还是只是父母的意愿?

        共同商量的约定,要温柔而坚定的执行。如果孩子屡次破坏这个约定,孩子在执行过程中有情绪是正常的。因为只有通过实践孩子才能知道约定会对他产生影响,我们允许孩子有情绪,温柔而坚定的执行约定。

        包容接纳的是孩子的情绪而不是孩子的行为。

        如果孩子屡次破坏规则,家长审视一下规则的合理性,下次家庭会议可以集中讨论,有哪些需要修订的?

        7.不会找准确的需要。

        一切都是允许的,可以找不准需要。要有耐心长期训练去探索需要。

        找需要的方法:找到感受——与身体连接——探索需要。

        通过不断的与身体连接,让自己的身体越来越敏锐。

        步行禅、感受访谈等等训练我们身体的敏锐性。

        身体敏锐后,每次情绪来临时,与它待一会儿,看看这个感受在我们身体上的反应,身体连接是找到需要的前提。

        8.孩子不愿意上学,家长不能接受、情绪不好,如何调整自己。

        孩子不上学,一定有未被满足的需要。如果不能沟通,说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连接是断裂的。孩子的内心其实也承担了很多艰辛……

        父母需要放下评判,用爱建立与孩子的连接,无论孩子好坏、上学不上学,我们都接纳他、爱他。孩子特别需要父母的支持和爱给孩子力量。

        建立与孩子连接,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找到应对的办法。如果父母感觉太痛苦了,可以放下引导孩子的焦虑,先照顾好自己,让自己的生命状态好起来,内心有爱,让爱流向孩子…

        9.头脑知道应该接纳孩子,但是我的表情会出卖自己,内心不能真正接纳孩子。

        问自己,到底不接纳孩子的什么地方?是真的不接纳孩子吗?

        要反思:孩子现在的所有行为就是因为我们的不接纳造成的…

        孩子现在通过他的行为在提醒父母接纳他。

        顺序一定是:父母先接纳,孩子才优秀!

        父母先要找到自己的需要,满足它,而不是执着于用孩子的优秀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个策略。

        父母先精神富足了,才有能量温暖孩子和接纳自己。

        提请求的技能并不难,难点在于提请求之前的自我连接,通过自我连接,化解自己内在的指责状态。

        在指责的状态下,即便我们完全掌握和应用了请求的技巧,背后的目的依然是要求对方转变,而非表达我们的需要,连接人性,邀请对方由衷的给予。

        这就决定了非暴力沟通持续训练的阶段之一,就是当不愉快的感受升起时,止住行为,建立觉察。

        止住的是我们豺狗的内在状态。

        建立觉察,是建立对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的觉察,为自己生命负责,回到长颈鹿的状态。

        当我们有能力建立内在的和平,让内在长颈鹿生长起来,我们就有能力活出外在的长颈鹿状态。

相关文章

  • 周答〈1〉

    1.害怕与他人断开连接,想建立好的人际关系。 是因为有独立和安全的需要。 独立的需要:连接...

  • 问了答(1)

    问:一天读二个小时的《地藏经》,为何总觉得特别累? 答:原因:末法时期,业力较重的缘故。 对治方法: 1.忏悔:可...

  • 36答1

    在每天三件事群中看了一位群友分享了心理医生亚瑟阿伦的"36问",当你没有什么特别想要分享表达的时候,不妨来回...

  • 《毕命》写了什么?

    此篇《古文》有,《今文》无。 1、问:《毕命》的背景是什么?答:《史记 周本纪》:康王命作策毕公分居里,成周郊,作...

  • 引航教育阅读课教学计划(20209月~12月)

    第一周 1.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词语解释题型答法。 3.精读文章1、2 第二周 1.分析人物形象“三步走”...

  • 诗经问答2020-11-25(大雅荡之什2)

    1、问:《云汉》写了什么?答:这首诗是仍叔赞美宣王所作的,周宣王我们前面简单介绍过,他的父亲是周厉王,儿子是周幽王...

  • 小喜悦

    一大早起来建党一百周年知识答题。百度打字太慢,算啦,自己答吧。根据自己的判断,把题答完,提交,结果显示:1...

  • 20170106.辟谷问答精华

    1.辟谷能治疗哪些方面疾病? 答:1)、治疗高血压。低血压:双向自调,辟谷1-2周。 (2)、普通轻度心脏病:辟谷...

  • 诗经问答2020-10-31(小雅南有嘉鱼之什三)

    1、问:《六月》写了什么?答:这首诗开始后面的几首,都与“周宣王”有关了。西周末年有两个有名的国王,周厉王和周幽王...

  • 《周问日答》【专题目录】

    【周问日答】(10)Web 应用的测试需求分析应该怎么做? 【周问日答】(9)在项目管理中,是不是所有状态的 Bu...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周答〈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cxt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