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往期的《奇葩说》,看到一个辩题:没有爱了,要不要离婚,最后结果竟然是不要离婚的反方取胜。高晓松不禁感慨:这个辩题如果在一百年前一定是反方取胜;如果在五十年前反方也有80%的机会取胜,但在21世纪反方竟然也能取胜,真的是太奇怪了,只能说是正方辩手不够强了。
在辩论开始前,我也是支持正方的,没有爱了,为什么非得要在一块呢?但是经过一场辩论下来,特别是蔡康永语重心长的说出一段关于爱与责任的话题,我突然对于婚姻的存在有了新的感悟,并不是说不支持离婚,而是对婚姻的本质,对于不同的人选择离婚或者不离婚都有了更深的理解。
爱情,最奇特的部分在于“无法定义”。最美好的部分在于“总是不一样”。 从来就没有永久的婚姻和爱情,只有共同成长的夫妻和“总是每天都不一样”的爱情。辩论中也说年轻的时候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人作为伴侣,等到年长时会后悔,怎么就不能选择结束这段婚姻。但是自身如果不作出改变,即使你又步入了新的婚姻殿堂,夫妻双方没有共同成长,之后也会面临危机,怎么办?难道再次离婚?事实是这些人可能真的不适合婚姻。
婚姻除了是一纸契约,除了是维护私有财产,但同时,婚姻也是一场人生修炼。它意味着对自己的约束,意味着当你的欲望即将跨越红线的时候,你要考虑到你的行为对那个爱着你的人会造成怎样的伤害。把婚姻生活过下去,需要的并不只是一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委曲求全,它也需要付出强大的意志力、责任心和耐心,它也考验你对伴侣的信任。在这个意义上,能将婚姻生活经营得风生水起的人,都不是等闲之辈,意志力薄弱、时时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那些人不适合婚姻。
通过这场辩论我还更新了一个观念,就是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别人的婚姻里面,能更好的去理解别人。不管婚姻里的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有他的理由。每年都会闹出明星出轨的新闻,有些明星选择了离婚,有些则选择了原谅对方,我觉得这都没有问题,每个选择都是当事人深思熟虑的结果,吃瓜群众们没有必要说三道四,更没有资格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他们。 贝克汉姆和维多利亚这对夫妻一直是全世界瞩目的焦点,几年前,男方曾经出过一次轨,被所有八卦小报吵了个沸沸扬扬。他的出轨对象后来回忆说:“其实这个人很闷,跟我约会全在讲家里的小孩怎么样。”为什么维多利亚没有离婚?不,不是她不够女权,也不是她不够爱他,是因为他跟她的爱,早就超过了那些不堪一击的浪漫爱情,她需要他,他也需要她,只有两人联体,再加上一家子儿女的力量,才能站在商业运转的顶峰。正如维多利亚所说:“我以前仅仅是有名,但现在真的成功了。”这是互相成就式的婚姻,这种婚姻是真正成功的典范。结婚绝非一了百了的幸福,只能说,我试探着要跟这个人一起共同生活,离婚也绝非一种人生失败,它很有可能是一场更灿烂新生的开始。
我步入婚姻也已经十年了,中间也经历过很多的波折,很多时候也有疑问: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吗?我们的爱经得起考验吗?我会不会遇到那个更好的Ms.right?经过这十年的磨合,我越来越觉得,真正的婚姻需要经营,需要沟通,需要责任,需要互相成就,更需要双方共同成长为那个更好的Ms.right or Mr.right。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