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我与电视缘分的散谈

我与电视缘分的散谈

作者: 易木高 | 来源:发表于2023-08-13 05:15 被阅读0次

近日,看了一部关于电视的电视剧,不由得使我浮想联翩。许多回忆涌上心头。

最早知道电视是在文革初期,当时我父亲已经靠边站,暂时还没有被关进牛棚,但发我已经受到影响,当不了红卫兵。只能当赤卫兵,档次低一级,叫可以虽然出身不好,但可以改造好的学生。当时红卫兵可以戴红卫兵的袖章,我们只能戴赤卫兵的袖章。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十月一号伟大领袖检阅红卫兵,学校组织部分学生参加,我们班大概只能去两个人,象我这样的当然没有被选上。可能是出身关系吧!好在国庆后正式放开,红卫兵大串联开始了,我们同班同学一行奔赴北京,好像有8个人,其中有杨晓翔、项伯贤等等。上了开始去北京的火车,只见火车上坐满超载的学生,座位上、过道上、行李架上甚至连厕所也挤满了人,如果上厕所要好半天。人太多了!,到深夜仍无法睡觉,干脆就爬到行李架横躺着睡。就这样一天一夜的路程三天三夜才到北京永定门火车站,已经是12点多了,我们永定门 体育馆的跑道上等接送车 。那地方很大,有很多学生在等车。排队有好几圈,轮到我们已经深夜近两点了。一上车我已经昏昏欲睡 醒来 ,才知道到了白家庄小学。

办好手续,放下挎包,已经是近清晨,我们一伙学生干脆不睡了,步行去天安门了。

大概在10月十八号我们从清晨2点起床,去天安门广场接受主席检阅,我记得学校给发了三个馒头2个鸡蛋和一些咸菜。

排着队伍,从长安街建国门外走走停停,才到西单口,眼看就要到天安门了。路边的高音喇叭响起,说是主席累了,停止检阅。我们都呆了,唉,只能等下次啦。

但此时我出来时我妈给我带了5块钱,十斤粮票全用完了,尽管吃饭、住宿都免费,但那是在学校,外出看大字报(其实是旅游)。没有办法,只能向我在天津的哥哥写信求助。好在我姐姐(南京财校学生)也在北京串联。我姐姐收到信后就到白家庄小学来找我回天津。而一同来京的同学还在等待主席检阅。

到了天津,亲姐亲哥相见,自然十分喜欢。可没过两天我姐就生病(猩红热)住院,哥哥要上班。我就成天在外面转悠。一天哥哥给我一张电影票,是当时这热播的电影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

我买了包花生豆,在影院看电影,当放到一半时,身后座位上来了两位姑娘。说着来晚了,另一位说没事,我们单位有电视。我是第一次听说有电视稀罕物件,并从两个姑娘的交谈中对电视有了印象。

而在知道有电视之前对收音机比较熟悉,最早是我家楼上住着负责剧团幻灯字幕的老陶先生,他家在上海家工作在无锡。平时剧团经常在外地演出,星期天回上海家里。住在这里的时间较少。就委托我家照看。他有一台九管的电子管收音机,我就经常去听收音机。当时年少,心中的疑问觉得怎么会有声音而见不到人。后来老陶搬走了。就觉得不适应。

大概是65年,我哥哥在天津给家里买了台半导体收音机。用电池不用插电。我有空就听, 电台有杂音便将耳朵贴机匣子上听。当时最喜欢中央台的少儿节目 当广播中响起 “小喇叭开始广播了”,心里便有莫名的兴奋感。这台收音机陪伴我家好多年。我真正见到电视是在下放在弶港农场时。

农场场部的对面是部队,听说周六的晚上有电视看,并对知青开放。

出于好奇心,我们几个走了六里多路来到部队宿舍边的操场上,只见操场的桌子上放一只电视机。身后有一根高约二十米的竹竿挂着的天线连着电视机。

一个军人打开电视机,只见屏幕亮后闪显着影影绰绰的景物来,时而又是一片雪花闪烁。怎么调试等待也不行,后来有云阵过来,部队的人说放不了......。

我真正看到电视是在75年左右,当时我全家下放在大丰农村,不久我父亲调到大丰文化馆工作。

文化馆有一台电视机,院里坚着高高的电视天线。到晚上,我就去电视。当时记得看的是京剧《节振国》,当时除了样板戏外,这是一部新戏,我看的津津有味的。

后来知青回城了,电视机开始在少数人家有了,我家门口有一家人有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机,一到晚上天还没有完全黑时,便有许多人坐在小橙子上看电视。记得当时只有中央一台和二台,有时还屏幕还会有雪花,得不断地调节天线。但大伙还是看得十分起劲。

我当时在工厂上中班,当时放连续剧《姿三四郎》,一到晚上八点车间里便空空荡荡,没有几个人在干活。真是万人空巷。

我家里正式有电视,是在1982年,我结婚时,我太太从她家里带来的嫁妆,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机。

那是电视机由她家邻居给组装的。记得当时买一台要500多元,还买不着。装一台只要200多元。

结婚前十多天的那晚,我太太的嫁妆用板车装着,我阿舅等人拖着车向我家走去,马路上人不多。还是有人注意到那电视机,说这家人(经济)条件蛮好咯,还陪电视机呢。我听着心里蛮舒服的。

这台电视机还是老问题信号不好,得调天线。另外由于是组装的,接触不好,经常黑屏,得用手敲几下。

为了这个烦人的事,我还去上了电视机的维修班课,结果也没有实习的条件,最后也放弃了。再后来也不看了,我妈也买了新的电视机。

一直到89年,市面上流行起了彩电。彩电成紧俏商品,要凭票供应。家里有彩电成了一种时尚。抢购彩电已经快疯了。为了遏止这种现象,国家开始加收调节税。彩电供应才稍微好一些。当时我妹妹在友谊商店上班。好不容易给我买了一台,我记得加过税后的的价格是2750元,要知道当时我的月工资才七十多元。我和太太的积蓄也不多。咬咬牙买了下来。

这是一台无锡电视机厂制造的红梅牌电视机。显像管是进口的。当然看彩电比看黑白机感觉在不一样。

当时国外的品牌比较吃香,人们都将国外品牌作为首选,后来,随着国内品牌的质量的提高和式样的翻新。国内品牌占了上风。

.....。

时过境迁,如今手机,平板电脑普及,人们娱乐生活中重要一节电视逐步不象以前那样成为重要的一部分了。除了老年人,许多年轻人已经很少看电视了,但结婚时作为一种摆设,还是必备的。

相关文章

  • 2021-12-05

    花落到肩上再落到地上,花是不会有感觉的,走过花雨的人才会把这当做缘分与邂逅 《闲语散谈》

  • 我与电视台的那些缘分

    受深圳侨报知名主编的邀请,今早,我来到了深圳侨报准备进行配音学习。 侨报在五楼,我乘着电梯上来,不...

  • 我与写作

    我与写作的缘分,源于7年前,那时我着迷于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书中有比较大的篇幅讲述了作者与写作...

  • 谈缘分

    缘分就是遇见了该遇见的人,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缘分,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也是缘分,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更是缘分。无论是...

  • 谈“缘分”

    始终都记得爱豆的相方说过一个奇妙的故事。他一个御用乐手的前女友是他的唯粉,当年这个女生带着男生到处跑,看他的电影和...

  • 谈缘分

    今天在跟朋友聊天当中,聊起了关于缘分的话题。 我们很多人经常会说:朋友我们有缘自然会相见。我却这样认为,有缘,...

  • 谈缘分

    缘分这东西 不是看你需不需要 而是看是否瓜熟蒂落 该来的总是要来的 哪怕是百般推脱 最终仍然可以涛声依旧 话分两头...

  • 散谈文学与音乐

    今天听好报嘉宾王路讲文学,挺受启发。参加这个写作营其实没有想太多,只是想能够坚持写点如同日记一样的东西。我的...

  • 散谈

    远方遥远,向我跑来 不知道自己的命续的成不成功。 回想以前的自己感慨真多 “你是个年轻人,我没法让你快乐。” 是我...

  • 散谈

    归家散途白夜行,穷徒栏叁蒙追踪; 芽翘露深趟活水,吓屠空林退猛禽; 夜夜路路迎魅娶,头更更添白雨休; 狼嚣叩首呦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与电视缘分的散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djf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