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五分钟,引爆一整天,我是曹冬贺
这里是清晨成长录的第三十三篇文章,我们来看共情力。
我们是在和人打交道,而不是物品。共情不是同情,不是惋惜别人的不幸,是与他人产生共鸣。
共情力,与他人产生共鸣
在我们周围,经常会觉得有一些人特别会做人处事,跟对方在一起感觉特别舒服。尤其是与对方说一些心里话的时候,觉得很踏实。
卡耐基《人性的弱点》中提到了一项个人的能力,叫做倾听。为什么要倾听?更多的是知道对方,了解对方,让对方觉得你尊重他,在乎他。
这个倾听的行为,再加上听完后所作出的行动,就恰恰体现共情的特征了。 有些人说出话来让你舒服,是因为说到了你的心里。有些人一击即中,安慰你的时候让你感觉很爽,可还有一些人,总是让你觉得特别不走心,甚至还有些许嘲讽的感觉。
以上这些,都是我们在沟通交流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而我们要成为人际交往的高手,或者能更好的投其所好,就尤其需要掌握这项共情力的。
绕了半天这个能力,先说说其中的误区。
共情不是同情,而是产生共鸣。
——共情,是深入他人的思想从他人的角度体验世界。它促使同情,不是惋惜别人的不幸,而是与他人产生共鸣。
这也就为什么我们经常会觉得有些人的姿态令你很不舒服,特别是在说一些心里话和观点的时候,因为对方的表现,让你觉得对方并没有走心。共情力是站在别人的立场,凭直觉感知他人的感受,即设身处地的用他们的眼光看待问题,体会他们的感受。
大部分,这一行为是自发的,是人的一种本能而刻意为之。 情商比智商重要,这个概念之前有提到很多次了。特别是在一家公司当中,拥有高智商可以让你在很短的时间掌握一项技能并且直接投入到工作。
可是如果你想长时间的在一个组织内发展,那么必然情商更为重要。
接着说如果掌握共情力
自我共情能力的测试,了解自己
通过表情的解读了解他人
角色扮演游戏
体验式生活
Ps:对于这项能力来看,我们不管是不是新时代,其实都必须掌握这项能力。 文中对于这件事的描述更多的是,未来我们会更多的与人沟通交流,我们所需要明白的是,自己要学会更多机器所不能替代的事情,这样我们才不会被淘汰。
毕竟人类偏社群,只要我们做事情,一定会与他人形成联系。工作、感情、购物,等等一切的事情都围绕着人来形成。所以,掌握共情的能力,就可以让你在未来多很多路,帮助你在自己的道路目标上越走越远。
这个能力,更需要我们进行练习进行反馈,特别是要学习体验,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换位思考根本不是真的,而是以你的视角,去想对方怎么想的。
这不是对方的真实想法,而是你的想法,或者你猜测的。但真正要做到共情,还需要你把这件模式行之于心,变成自己做人处事的行为准则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