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散文
大师兄点评《大明王朝1566》| 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忠职守

大师兄点评《大明王朝1566》| 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忠职守

作者: 大师兄缪玮76 | 来源:发表于2022-01-18 06:37 被阅读0次

以人以史为镜,提升人文素质

欢迎走进今天的大师兄点评《大明王朝1566》

第十四讲——人心似水民如天(二)

送礼最重要的是送别人想要的,海瑞出生孝子之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谭子理送他一个孩子,海瑞当然会开心,因为有了孩子海母会很高兴。海瑞不相信怪力乱神的东西,但是他相信李时珍,因为他专业。

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忠职守

海瑞听到李时珍已经到了,便急着见他。此时的县衙都是得了瘟疫的灾民,王牢头在煎药。李时珍先来到县衙,由此可以看出他尽忠职守的信仰。李时珍他首先关注他的客户需要什么,看到县衙里堆积的药材,就找到熬药的人问郎中在哪。王牢头正心烦,以为是来讨药的,不耐烦的说:“哪有什么郎中,给他一碗药,打发他走。”衙役拿了碗药过来,李时珍闻了闻就泼掉了。

图片

六老爷好愤怒,抓着李时珍就开始发怒,但是旁边的人说:“不至于,海老爷说这个时候不要和灾民计较,不理会便是。”大师兄在平时也经常提醒大家,不要觉得自己做服务很委屈,既然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就要尽忠职守。

  王牢头告状很快,说:“他把您的药泼了,还说您用错了药,这分明就是在煽动灾民闹事,大老爷,这可饶不了他。”他说的事也是真的,但是先往海瑞身上扯,言下之意是李时珍针对海瑞,再诛一波心,扣一顶“煽动灾民闹事”的帽子。还引经据典,把事情引成“灾民不知好歹”。

海瑞已经猜到这是李时珍,对王牢头的心思也清楚,便骂住了王牢头。海瑞也不确定是不是李时珍,所以海瑞问是不是李太医,李时珍不动如山,王牢头的表情却极有趣。

  李时珍这时候说话了:“你对太医就这般看重吗?我已经不是什么太医了,海知县以后不要这般称呼。”海瑞露出欣赏的表情,也就不客套了。“以后我就称你为先生,李先生也不要称我为知县,叫我刚峰就是。”

图片

李时珍在海瑞见面之后,发觉海瑞严格按流程做事,说:“你好大的胆子,凭一本千金方,你就敢给这么多人熬药治病,赶快安排一下,我重新开药方,让他们立刻抓药。”

医生和老师一样,一般有两种方法,第一是“因材施教”第二是“因人施教”,同样是感冒,是热感冒还是冷感冒?同样的身体虚,是阴虚还是阳虚?这是完全是两件事情。海瑞的优点其实并不是专业,而是坚持自己的信仰,能够做到不忘初心。其次就是对人性有清晰的把握。

图片

行正道即为生存之道

在这之后又面临着其他的问题,先是说如今的局面,严党通过兼并土地来改稻为桑的国策落空,但国库还是亏空,需要有人顶罪,这对谭纶所在的裕王一派是好事。海瑞以为顶罪的人会是严党。但是严党误国误民二十年,也该是要倒台的时候了。

但谭纶又接着说说:“倭寇最近有大的举动,东南有大战事,这一次要赢,就要花大钱,但是国库是空的,严嵩和严世蕃拿不出钱,此时能填补国库亏空的只有沈一石。”历来朝廷归亏空,要么就是剥削老百姓,要么就是剥削商人,两者必取其一。

可是海瑞疑惑,为什么要找沈一石呢,他已经赈灾了,现在找他是不是不符合大道。海瑞是个很忠诚很直性的人,但是他却发出了这句话,为什么?一个王朝要怎样才能够长久?一个企业要怎么样才能长青?一个企业要行正道才能够基业常青,不走大道的国家不会长久。

在生态链最后是商人,在中国做老板首先要学会的就是低调,就像我们的腾讯公司,越是低调越是生存更久。谭纶这话跟严嵩那句“没有听过商人能造反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沈一石的生死,不在于他做了什么,而在于嘉靖需要他什么,沈一石做什么都是徒劳,他赈灾或是买田,他的命运在改稻为桑开始的那一刻就决定了。改稻为桑定然是成不了的,成不了,他沈一石也活不了。只是,沈一石未必不清楚这一点,只是,他没有路。

所以【大师兄点评历史】评的不是历史,而是帮助我们从不同层面上学习如何管理自我和管理他人。可以看到众多小人物的生存之道,为官为臣之道,帝王的分权管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师兄点评《大明王朝1566》| 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忠职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ah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