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事旧闻(31)

作者: 品老茶看旧书 | 来源:发表于2020-08-07 22:21 被阅读0次

依然书接上回。

这一次主要是导演的故事。

研讨会不只邀请了导演,还邀请了另外一些相关的艺术名人。其中就有一位来自北方的泥塑名人。

导演在大陆捞金多年,自然知道这位泥塑名人。会间,就让我陪同去拜访,竟然还当面提出一个要求,就是让泥塑名人为演员陈小姐塑一尊像。

泥塑名人犹豫了片刻,答应了。

像塑好了,导演很高兴,送陈小姐让她也高兴。这俩正高兴着,泥塑艺人的助手开口说:在大陆,我们先生是有润格的。这样的一尊八十公分的,应该是两万!

我看见导演愣了!

毕竟也是见过大世面的,很快一笑,说:好的好的!

就起身去了内间,并很快出来,不过手上拿的并不是钱,而是一个大的精致的文件夹。只见他拿起一支笔,打开文件夹,在上面划拉了一会,就撕了一张纸,交给泥塑名人,说:我这一张画,也是两万!

一张泥塑名人的速写像已经交到了泥塑艺人的手上。

相关文章

  • 艺事旧闻(31)

    依然书接上回。 这一次主要是导演的故事。 研讨会不只邀请了导演,还邀请了另外一些相关的艺术名人。其中就有一位来自北...

  • 艺事旧闻(28)

    1992年,市里承办‘《金瓶梅》学术研讨会’,邀请到了一位香港专拍此类电影的大导演。会务安排我专门跟班接待他及他随...

  • 艺事旧闻(29)

    书接上回!故事主角都是同一个人! 参加《金》学研讨会的导演住下不久,就私下找我,交待了两件事。其中之一,他咬着我的...

  • 艺事旧闻(33)

    1990年代,省里在海滨城市举办了一次十五天的编剧培训班,住在望海宾馆,果然就在海边,松涛掩映,海涛声声,黑色的礁...

  • 艺事旧闻(34)

    1980年代末期,单位公车才刚刚普及,标配北京吉普。基本上为一把手专车,干部下乡,也经常用。从这一点说,风气还是比...

  • 艺事旧闻(32)

    远来的和尚会念经。 这是骂人的话! 骂请和尚念经的主家。明明身边有会念经的和尚,偏偏要花大钱从外面请。 骂的狠的,...

  • 艺事旧闻(30)

    书仍接上回。 还是《金》学研讨会期间的事,距今已经二十八九年了,有些细节已经模糊甚至错别,牵扯具体人的事不敢乱说了...

  • 艺事旧闻二十

    枣庄本地特色:羊肉汤、辣子鸡! 多么有影响呢?有例为证: 某羊肉汤店为抗议调税,关门三天,引市民躁动,尤其网络暴力...

  • 艺事旧闻之四

    导演是剧团里最年长的在职人员了,也是我最为尊重的师长,他的夫人是剧团60年代以前的台柱子演员,有着响当当的名号,影...

  • 艺事旧闻之十

    从提倡‘’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开始,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生态。 当然以我的经验体会知道,这仅仅是市县两级文艺团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艺事旧闻(3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aq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