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周易竟如此简单—宋代易学之祖陈希夷

周易竟如此简单—宋代易学之祖陈希夷

作者: woxingwosuai | 来源:发表于2017-10-05 01:45 被阅读0次

汉代易学到此似乎已经终结,魏晋南北朝似乎都喜欢玄学,老道和佛学兴盛,儒家一支似乎再无建树,虽然有李鼎祚和孔颖达,李淳风之流,终究算不上正统的易学,此处所论所谓儒家易:筮数易与象数易一道,结合人伦常理教人为人处世。到了宋代,易学经过七百年沉沦(从王弼易学始,此为方术之流,结合复卦“七日来复”预示易学开始又昌盛),易学在宋代开始重新兴起,不得不说得一个人物就是陈传。

陈传,号“扶摇子”,赐号“希夷先生”,取至《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河上公 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后因以“希夷”指虚寂玄妙。所以这老先生是一个道家打的人物应该算是真的。儒家易学总是喜欢拿人作为第一要务,诗书礼仪乐春秋都是以人为主,不管是从那方面出手,都似乎离不开人,而道家易却是有或者没有,从汉代孟喜哪里的象数易我们已经知道,很多隐士流传于民间(余揣测此人也应该是道家易),如果纯粹的都是以儒家易学为研究范围,终究脱离不了人,而道家易却是上升宇宙论,把人和宇宙万物似为一统,这个和佛家类似,所以道家易和儒家易我们可以各取所需,道家类似于哲学,虽然不能当饭吃,终归可以从一种神秘的理论中提升儒家易学,到了宋代儒学家朱熹哪里的明心见性,格物致知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说道家易没有什么推动历史文化进程,我觉得也是有失偏颇的,道家易似乎从古到今都是从方法论着手,强调无为,无为能干嘛?整天就想天地,宇宙生化,儒家就站立在人,以人为最大,强调人在周遭的事物当中的作用,但是都是一样的!包括王阳明先生的儒学“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为格物”这里四句话当从心、意‘、知、行上去理解,而无、有为道家所用,禅宗也讲究“见性成佛”,也强调人心,此处的心是指抽象的,不是人为定义的心,而是我们大脑潜意识的东西,它是无穷大,包含一切事物,大家没事可以去把玄奘大师的《般若菠萝蜜多心经》看看,五蕴皆空,受想行识。道家说世界是快乐,佛教说人生是苦难,人心都不满足,所以苦难人更倾向于得到佛学,不知足即不快乐,儒家强调的是行,所以王阳明先生是把心从佛学中抽离出来,意念一动,通过世间大道(知)在决定行动(此处无先后顺序,大家可以拿捏,这也就是为何儒家讲“易”,总是从变上讲,此心不动,变化的是外在,我们根据知调整意,在行,所以心为体,其他的为用,三家道理都是每个人需要在人生中获取的,不管是正确与否,既然你赞成给你布道之人,大可行之),这就是儒家的动!在这里我推荐看下黄晓明的玄奘大师这个电影,这部讲解玄奘求佛之路艰辛,最后回到故土,玄奘哭了,从人欲出发,我觉得这个才是真实的玄奘,真实的佛家,不知为何,世人总喜欢拿“去人欲”看待“佛”,仿佛必须断了七情六欲。大家做好八戒即可,十戒终是难以企及的高度。

之所以扯这么远,似乎和希夷老人家没什么关联,只是想告诉大家不管我们今天讲的儒家、道家、佛家,历来争论不少,有极尽研究之学者想分辨出来,但是总是觉得他们之间有何总联系,而且不简单,文化就像一个搅屎棍,你越想搅合它越臭,反倒不如不去管它自在得理,观自在菩萨,历史的真一定是真的真吗?好了,陈希夷作为道家,我想说明的一点就是,易学终究是没有沉寂的,到了陈传老先生哪里作太极图,所以梅花易数的邵雍是及其推崇陈传的,让易学从此走上了一条兴起之路,但是作为观众我们要明白,大道永远是你看的明白,却也糊涂。

至于陈传老先生有哪些作品,除了太极图,简单说下经历,毕竟故事还是更能吸引大家,学问必须下工夫,余兹以为我是不能成为学问家。

太极就是这么混沌未开,和魏伯阳易道类似,太极生化乾坤坎离四象,五行周流,通过精气炼化而成,此图为陈传无极图,至于其他的什么故事大家可以网上搜索很多出来,多是后人夸张,此人肯定是存在的,而且道家的无为是真的无为吗?会见宰相宋琪说:现在天下太平,没什么好的建议,皇帝现在仁心仁德,教化四方,一派生平,这样就够了,所以道家的道我们也切不可胡乱说是无为,只是每个人追求和理想不同,所用之法不同殊途同归,胜过假借道士之流而行行骗之意千百。陈传之人在我手上万没有如今拿一个人物分析千百遍,每边意味都不同之感,他其实就是一个有趣的道士,开创宋代易学流派之先河—图示,不知道是不是画图很难,前文为何不能这般,反正宋代易图之盛起与他,先天易图、河图、洛书话说也是此人,前面说了历史是没有绝对的真实,但是从很多细节可以分析或者推测,但是你倘若说一定真实吗?我正紧起来却是不敢回答。

相关文章

  • 周易竟如此简单—宋代易学之祖陈希夷

    汉代易学到此似乎已经终结,魏晋南北朝似乎都喜欢玄学,老道和佛学兴盛,儒家一支似乎再无建树,虽然有李鼎祚和孔颖达,李...

  • 周易竟如此简单—佛教对宋代易学影响

    前面说到了佛学被皇帝打压,周易里面叫亢龙有悔,佛教尊称法难:人出生就是受苦的,在受苦的过程中,我们享受者短暂的开心...

  • 《心相篇》陈抟老祖

    陈希夷,本名陈抟,之图南,号扶摇子。有经世之才,精通人易学,颇有识人之能。著有传世名篇《心相篇》,人的相都是由心所...

  • 《神异赋》老祖宗留下来的面相精髓,第一篇

    《神异赋》是五代时陈搏所著,陈搏就是紫微斗数的发明人,陈希夷先生,世称”陈抟老祖“。陈希夷先生得麻衣先生之传授於华...

  • 周易竟如此简单—朱熹易学浅析

    前文讲了朱熹这个人,一生都像一个“救火队长”一样疲于奔命,其实看看儒家,哪一个不是这样,他毒害了很多青少年,只从四...

  • 识人术奇文《心相篇》

    林弘易学:五代、北宋之间,有个著名的道教学者陈希夷,就是传说中的'陈抟老祖'。 他留下一篇传世之作,名《心相篇》,...

  • 九龙居堪舆研究中心-紫薇斗数简介

    紫微斗数据传为五代末、北宋初的著名道家陈抟(陈希夷)所创立,另有相传为吕纯阳(吕洞宾)传陈希夷。 ...

  • 心相篇

    五代、北宋之间,著名的道教尊者陈希夷(“ 希” 指视而不见,“ 夷” 指听而不闻),也就是传说中的「陈抟老祖」,他...

  • 周易竟如此简单---费直易学浅谈

    前面花了很多时间写京房的周易,我们要知道,在西汉时期只有京房这个流派是有学官,设置博士,整天给皇帝他儿子,讲解周易...

  • 《周易开讲》——宋代易学的哲理趋势

    宋代的《周易》研究,是在汉魏易学经历隋、唐两代的开拓而发展起来的。其远源虽略可溯及汉代的象数易说,近源则主要当追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周易竟如此简单—宋代易学之祖陈希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kh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