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两次感动让我悟出一句话:一件事情“固执”的表象背后一定有一个跟情感有关的动人的故事。
第一个感动是在书里看到这么一个故事:
丈夫和妻子之间一直有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点,妻子格外钟情于某个品牌的电器,即使是在家庭经济拮据的那段时间,妻子也宁愿驱车50英里去大城市购买这个品牌的电器,丈夫为此非常不理解,还经常因为这件事爆粗口。直到有一天,两人约定要在甘蔗地兜风时敞开心扉,妻子第一次认真思索钟情于这个品牌的原因。她回忆到,自己的父亲曾经是一名历史教师,为了糊口,选择跻身贸易行业,而经济大萧条导致父亲的贸易公司濒临破产,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那个电器品牌同意父亲赊账进货,就这样挽救了父亲的贸易公司,她和父亲对这家电器企业无比感激。妻子还回忆起,那个时候父亲经常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妻子便给父亲按摩双脚,为他唱歌,父亲也会向女儿坦言工作上的烦恼。在那样毫无防备的环境下,某品牌电器允许父亲赊账从而挽救了父亲公司这件事在妻子潜意识里烙下了深深的烙印,直到丈夫和妻子的深入交谈,钟情于某品牌电器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才得以显现。
对于品牌电器固执的偏爱源自对父亲深深的眷恋。
父与子
第二个感动是看到凯叔的小视频,关于滇金丝猴的母爱。滇金丝猴族群有个残忍的家族习性,就是在竞争中战败的公猴会被驱逐出领地,并且它的孩子会被战胜方从树上扔下来活活摔死,滇金丝猴在幼年时期浑身都是白色的,以上是故事背景。一位动物摄影师在跟拍的时候发现一只母猴手里一直拿着一只“白色塑料袋”,后来才看清楚,那是它被摔死的孩子,它在孩子死去后便远离族群,始终无法接受孩子死去的现实,一直把孩子的身体带在身边,刚开始还能分辨出那是一只小猴子,后来慢慢腐烂发臭,再后来只剩下一具残骸和皮毛,而母金丝猴一直带在身边,还不时做出要给小猴儿喂食的动作,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这就是全世界最温情的母爱。
对于死去孩子的爱源自一位母亲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滇金丝猴
人类的大脑真的很奇怪,我想起很多年前看过的一篇描写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文章,这位老人忘记了自己后半生的所有精力,忘记了丈夫的名字,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名字,她忘记了整个世界,但唯一唯一记得的是自己女儿的乳名。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周国平说,“人生没有什么意义,但是追寻人生意义的过程是有意义的。”我想,亲情、爱情、友情,就是我们终其一生苦苦追寻的人生意义顶峰上的三颗明珠,如果没有爱,人生就是灰暗的,阴冷的,所有美好的事物都会紧紧跟着爱,踏着轻盈的步伐,纷至沓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