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晚上是最放松的,也适合看电影。随手点开系统推荐的《亲爱的新年好》,一口气看完了。白百何饰演的小白,把北漂的青春、欢笑、无奈、焦虑、彷徨都表演得恰到好处,评论下都是中年人士的串串留言,想起了自己的青春、自己的漂泊生活。
有过五年沪漂经历,对剧中的场景、情绪感同身受。那时候,刚毕业,对世界充满着好奇,不需要考虑太多,一张绿皮火车票就决定了一个目的地。24几个小时的站票,拉着大包小包,在走道蹲着,随时准备着给过往的行人让路。
第一次面试就决定留下来,原因特别简单,在等候面试的时候,一位老员工给我递了一杯热水,就这么一个动作,就让我留了下来。后来,我自己作为一位老员工,也给来面试的一位姑娘递过去同样一杯热水,她也留下来了。在一个陌生的快节奏的城市中,身边都是来来往往都人,但是人和人之间关联甚少,都是各自孤独,遇到一点点温暖,就容易被打动。
年轻真好,无所畏惧,对未来充满希望。一辆自行车,让出行更便捷。早上,骑车到地铁站,锁车,再坐地铁去上班;晚上从地铁站回来,再骑自行车回家。周末,骑着自行车去到各处游玩,一点儿都不觉得累。
快节奏是主旋律。有朋友去找我玩,在地铁站内,她气喘吁吁地说,走得好紧张,如果按她自己平时的步伐走,感觉就会被人踩到脚后跟。就是这种人流推着你向前走的五行的涌动,让这座城市有了迷人的魅力,那种高效率、刺激感,深处其中,会不自主地兴奋。
工作是90%的生活,人人都奔波于连轴转的上班中,租所,只是一个睡觉的地方,睁眼就走,回去睡觉,没有多余的活动。
偶尔的周末,会去找同城的老同学玩。这位同学也爱张罗,会把我们学校的同学召集几个一起吃饭,并不熟悉的人,都还是羞涩的青春年华,对方都是男生,只有我俩女生,其实,场面并不温馨,经常尬到没有话聊。
行走在人群中,会不知道自己的终点在哪里,总感觉那些目标都好遥远,可能永远也无法实现。无论自己多努力,就是感觉依然非常非常地渺小,无依无靠,更没有情感。会迷惘,会纠结要不要回老家,会向身边年长的人求答案,大多都是“要坚持,你再坚持三年看看。回老家前三年可能会很舒服,之后还是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五年之后,跟随家人去了另外的城市。现在回想,那五年是热血沸腾的日子,是青春年华的印迹,是值得的,是那段历练让自己更独立。如今,安稳的日子里,再也找不到那种放肆的、激情的、热血的气势了。青春,就该肆意一些,年轻就是资本,就去勇敢地尝试,去无畏地付出,去享受奔跑的感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