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起床之后开始做了一大堆家务,把东西收拾好,还给水族馆打了电话问了兑换方法和开馆时间,准上了路上可能需要的东西(备用内裤,路上用来打发时间的贴纸书和绘本,饮料和能量果冻),拿上之前用点数换的水族馆利用劵,拖着崽一起出发了。
去的路上和在水族馆很开心,还和偶遇的小朋友一起玩,看了海豚。和对方说了再见之后我们开始踏上回程。水族馆在市中心,离我家还挺远,要转两次车。刚好又遇上了下班人潮,崽因为玩了一天很累,兴奋劲儿过了之后疲乏和烦躁都突然涌了上来。在山手线上大喊他不想坐这个,我选择了不理会,之后他睡着了东倒西歪,我又担心他倒在别人身上(我站着他坐着),就扶着他了一会儿,结果他醒了很不高兴我这么做,开始打人。在人挤人的电车上我也就只能把他手逮着,好不容易我也等到了他旁边的座位坐一会儿,顺势让他倒在我身上睡了一会儿。换车的时候谢天谢地把他叫醒没发脾气,我们走了一段路换了地铁,在车上我拿出了准备好的书换着法儿给他看,然而好景不长在最后两站的时候他怎么都不看了,就想看外面到站没有。头从旁边伸出去看车窗的时候帽檐又抵在在别人身上,我尝试说服他别这样结果他又开始激烈反抗。终于折腾到下车,崽说憋不住尿了然后我带他去上了厕所(一整天可能上了30次厕所),出站之后他就强烈要求要自己走,而我已经精疲力尽确实很想放弃。无奈回家的路上人行道非常窄,我就在后面一边看着他走一边保持距离。走到途中他一直在分神看我是不是离他够远,走到了车道上。我立马把他拉住然后他开始大喊大叫说让我离他远点。我一瞬间就没忍住开始在大马路上歇斯底里喊了句你要撞车上了!沉默了两秒之后他开始大哭,说自己只是想尿尿所以想跑着回家。我蹲下来和他讲话的时候,路过的好心人说可以来我们这里上厕所,然后我带着他去了旁边的店里,无奈马桶还是高了些,然后我们就牵着手一路走回家了。
----------------------
我在那之后一直很难原谅自己吼了娃。但自责确实没有太大用处,既伤害自己,又不对以后的改善有任何帮助。想了下哪些部分我还可以改进一下。
1)精力下降。下了车的这个节点就是很难的了,一整天的消耗再加上步行回家的路况条件太差,在各种条件下这都是很难顺利办成的。以后要是出远门我会把自行车停在车站,不要为了省一点小钱耽误了。
2)厕所训练成功之后没多久的一次远足。崽还不太能够掌握膀胱可以存多少尿,尿尿的次数过于频繁,每次量都很少。这个问题也造成了一部分的精力损耗。其次是他的身高并没有特别合适的马桶可以站着尿尿,而配有马桶圈的公共厕所这次一个都没遇到。我原本以为日本已经非常育儿友好,但这次还是体会到了些挫败感。
3)在下车这个时间点上我可能有些松懈了,确实一整天都很累但可能最后这段路才是最难熬的,应该提起精神来先说好了牵着手走再走。
4)愤怒是种次生情绪。我的primary emotion是担心他会被车撞到,那么我就应该直接告诉他我非常担心,而不是最后憋急了再骂。
5)平时就不要太忍耐他的一些糟糕态度,要明确表明自己不喜欢被这样对待。不要一直回避。
--------------------------------------------
在我还没成家有孩子之前,总觉得自己可以做一个好家长,觉得自己会观察也受过心理学系统教育。但养孩子的过程中我时常感到非常挫败,我也去看育儿书然后学习怎样应对,但孩子不吃那套。这种大大小小的失败迭加起来,有时候我也会想要放弃,想要不就算了。但毕竟这份责任重大又独一无二的工作,也只能自己继续扛着。
----------------------------------------------
最近和朋友讨论过要不要把觉察提到在日常生活中一个比较高的比重,我觉得这个话题很有意思。恰好我在豆瓣上FO了一位这几年一直在大事小事上复盘当时的情绪,提高awareness的同学。在她不断做这方面的努力之后,生活和工作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我个人而言还是希望能继续提高觉察的比重。
-----------------------------------------------
而提高觉察毫无疑问是会消耗精力的。而做好精力管理也是所有事情的基础。打算下一次仔细讨论下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关于精力管理的经典之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