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摘抄 -用户篇
那产品经理是什么?产品经理是站在上帝身边的人。
这个世界的人,而产品经理是创造一个虚拟世界的人,所以他也是一个创造者。
做产品要去了解用户,了解用户的想法,了解用户作为一个人,人性里的需求是什么。
第二,要了解群体的心理,“群体心理”后面我们会反复提到,这是做互联网产品最需要知道的一件事情
人是环境的反应器丨可能这点大家都有所感觉,但不一定深入思考过并用到自己的产品里面去。比如我们今天坐在这里,并不一定全是凭主观意愿坐在这里的,而是各种各样的因素导致我们坐在这里,我们只是很多“输入”的“输出”而已。
人是懒惰的丨相信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人都很懒。懒惰也催生了很多发明
时尚是驱动力丨可能大家觉得时尚的东西离自己比较远,因为我们是一个互联网公司而不是一个时尚公司。时尚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强的驱动力。
人是没有耐心的丨我们的产品会给我们很多启示:用户其实就是我们自己。比如用户没有耐心看产品说明书,我们自己也有这样的体会。
人是不爱学习的丨我们在座的每个人可能都不爱学习,要不就不会整天看微博,而是写博客去了。上微博不用动脑筋,不用思考,看起来很热闹,所以最终博客衰落下去了。
群体是“乌合之众”丨所有有群体的地方,群体就是“乌合之众”。这个理论来自一本书—《乌合之众》。如果我们聚集在一起去做一件事情,那我们就是乌合之众。群体智商必然是不如个体智商的,因为大家都喜欢趋同,向别人看齐。
重视“草根”用户群丨“草根”是现在非常流行的一个词,这个词语非常精妙。我们有这样的思考:大部分的人还停留在生存压力下,每个人又渴望有自我价值和存在感的体现。所以这是一个比较矛盾的心理,也是很普遍的一种心态。特别是在我们现在的用户群中,80%的用户都可以用“草根”来形容。
从日常体验中发现本质丨我们都希望去发现一些东西的本质,但是如果没有这些意识,在生活中很难找到这些案例。
让不上微博的用户来用你的产品丨刚才说了那么多关于人的话题,其实都在强调一点,真正的用户,并不是我们周围的人。比如说,让不上微博的人来用你的产品是非常难的事情。我们知道很多人都是不上微博的。
人性化就是以己推人丨前面这些理论,其实都不是通过心理学的学习得来的,更多的还是以己推人。我们自己也很懒,也不喜欢学习,不喜欢看内容超过半个小时的文字,喜欢上微博…通过自己,或许你就理解了人最普遍的心理。
需求是满足人们的贪嗔痴丨产品的终极目标是满足人们的贪嗔痴。
我们每天都在分析人的心理偏好、缺陷或者弱点,我们需要了解人性的多面性,而不一定只是弘扬人性伟大美好的一面。这和道德感没有关系,是两个层面的事情,所以也不要在产品设计中掺和个人的道德观进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