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者 | 孟豆豆
平台:東西
-
生命的反面不是死亡,是冷漠和无措!
我曾经看过一则这样的新闻:在中国深圳某地铁口,35岁的企业白领在晕倒之后猝死,然而救护车50多分钟后才到达现场。在她晕倒的时间里她的身边有很多人经过,但是这些路人们除了上前询问,拨打救护电话,以及无措的站在那里外,没有任何其他救助行为,而且离她所在地最近的医院的救护车也已经派给了别人,最后等救护人员到来时已经过去了50分钟。这样一个年轻的生命逝去,真的很让人觉得遗憾和惋惜。
新闻中还对比了中外心肺复苏术普及程度(CPR),通过丰富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我国的CPR普及率低下,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的原因多半是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
当然现在这样的新闻不止是把原因归结为人们道德素质的低下,感情冷漠,或者是归结为医疗部门的抢救不及时、拖延了时间,而是在谴责或惋惜的同时开始关注普通人掌握急救知识的情况、开始反省我们这些所谓的路人还能做些什么,这应该算是一种进步。
而在这一事件发生3天后,在美国迈阿密的一条高速公路上,非医务人员出身的Pemela用7年前学的CPR知识,挽救了一个5个月大的婴儿。
当我看到这具有鲜明对比结果的两个事件时我不禁会问自己:如果我当时就是其中的一个路人,从她身边经过时,我能做些什么?而万一这个晕倒的人是我的亲戚朋友,我又能做些什么?细想一下虽然我在医学院学习了四年,但却没有太多机会接触CPR,或者其他急救知识,那么如果当我身边的人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或许我也会手足无措的。
-
可自救与他救的方式:CPR知识
那么作为一个路人甲,一个听起来并没有什么存在感的人,我们能不能做到及时用CPR知识来帮助他人脱险?我们是否有学习CPR知识的意识及途径呢?
国外是怎么做的?他们会由政府出力,在社区、学校进行培训;有些会在飞机场的候机大厅播放CPR的教学片;也会在公共场所配备急救设施。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很多行业的工作人员CPR知识是一项必备技能。
而在我国,CPR知识对于很多行业的工作人员来说并不是一项必备技能。例如像电力这样的高危行业,很容易发生触电事件,但很多专业人士也未必掌握这一技能。我之前问过一个叔叔,他在电力部门工作,他说触电造成的死亡状态很大程度上都是‘假死’,如果施以正确及时的抢救可以挽回生命。我问他:“那你掌握CPR吗?” 让我惊讶的是他很懂而且步骤清晰,并且在从前的考核实操中也过关。但当我问及单位其他人是不是都像他熟练,他说谁会去学这个?大家都没有学习这方面的意识,我是完全靠自学的。听到这我很欣慰也很无奈。确实这方面的知识在普通人中没有意识、没有途径也没人支持去学习这些。
现在虽然各大医疗网站都在大力宣传CPR的重要性,提到它可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为医护人员的抢救争取宝贵时间。但话说回来,又有多少非专业人士会光顾这样的网站,即使看到了真正学习这项技能的又能有多少。而且很多人也可能会存在对自己的操作不自信,担心人工呼吸是否卫生等等问题。当然为了普及CPR知识目前我国也已有了很多很有成效的方式,比如现在就有针对普通人的简化而有效的手法,各种网络教学视频也很容易获取与学习,而且现在提倡的一种方式是远程指导心肺复苏术,当您拨打电话之后会有专业人士告知您该如何去做。目前我国这方面技术已有很大进步,相信随着社会意识的提高会很好地推动这方面的发展。
现在想想要想做个有温度的路人甲其实也是蛮不容易的,需要个人、社会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但是如果您身边有这样的学习机会,请您一定不要错过!因为这样冷僻的技能也许一辈子也用不上一次,但如果真能用的上,那么将挽救生命!
一枚小小的区别针,我们只要轻轻改变一下,用我们的双手握一下,就会变成一颗心。我希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能够让更多的路人有机会变成路人甲,让一个个有温度的路人甲去帮助更多的人,去温暖更多的人!
-----------------東西堂出品----------------
版权声明:本文经嘉宾授权发布。转载及投稿与合作可通过邮箱dongxi99@qq.com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