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中午吃完午饭,我都会到公司后面的公园里走一圈。
一来是消化一下食物,二来是因为山上空气非常清新,可以休息放松一下。
今天中午,我在山顶上转一了圈下来之后,发生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
按照既定的惯例,下山之后,我会在山下的广场上做50个俯卧撑(每天累计做大概300个),今天也不例外。
吭哧吭哧做完之后,没有想旁边坐着的一位大爷,向我竖起了大姆指,大声地夸我说:
“小伙子你很厉害嘛,一下子能做50个。“
其实,我开始下来的时候就看见他坐在旁边的休息椅上,但我只是看了他一眼,并没有太注意。
没想到,他看到我做俯卧撑,还帮着我数了多少个,也是个有意思的人。
被人夸自然而很高兴,接着大爷又说了一句话,让我又震惊了一下:
“你今年26了,还是28了?”
他怕我听不清楚,还做了个六和八的手势,我以为我听错了,和他确认了一下:“大爷,你说我吗?年纪?”
他点了点头。
我想,我都38了,他从哪里看出我还是28、26岁了小伙子呀?
我看起来真有那么年轻吗?还是大爷眼神有点不好使?
我很讶异,但还是和他坦白,
“大爷,我都快40的人啦,已经38了。”
他听了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于是,我走了过去,和他攀谈起来。
他和我聊到他的工作、身世、儿女等,言语之中,颇有一种历经沧桑、人老迟暮的感觉,但也有一种看透世情的智慧。
他说自己以前是当兵的,空军。
但他没有开过飞机,是修理飞机的兵,他很骄傲地和我讲述于自己的部队打下来敌国的第一架无人飞机的经过。
打了几次,跟我比划着弹头有多大,我很感兴趣,于是问了他很多细节的问题。
对于我问出的一些问题,他又避而不答,说这涉及到机密,不能回答我。
于是,我对他更生出一种敬意。
退伍之后,他当了一名人民教师,但由于自己学历不高,以自己初中的水平教初中的学生,可以想象,一定很是吃力。
但是他以军人的坚韧还是坚持了下来,边教边学,就这样几十年,生儿育女,直到退休。
又聊到了自己的儿女,有对自己好的,也有对自己不好只管要他的退休金的。
他说自己现在脑子已经想不清楚一些问题了,有时候会因为没想好就说出来的话,伤了别人,和家人产生冲突。
我安慰他说心善便好,做什么事都会坦然,老人家话多,本是自然的事,不用太放在心上。
他说看我很眉目的样子,做完俯卧撑舒展微笑的神态,就认为我是一个善良的人。
接着又问我抽不抽烟,我说不抽,于是他拿了一颗糖给我。
我接过来,剥开含在口里,他说他很高兴。
因为他遇到有些人,看到他的这样的举动,会防范,会觉得莫名其妙,我没有,他于是觉得很高兴。
我说像王阳明先生所说:人心本光明、善良,很多时候被私欲所遮蔽,生出种种误解和祸端。
他很赞同地点头。
因为要工作,我没法和他聊得太久。
告别之后,和他聊天的一幕幕情景还是会不时回想起来,所以想着用这段文字记录下来。
我想的问题有点多、有点杂。
比如:
人的一辈子,自己经历的坎坎坷坷,自己一定是印象极其深刻的。
像这位老人家,自己的当兵的经历、教书的经历,以及抚育儿女的经历,酸甜苦辣,谈起来一定是如数家珍。
我相信,他没有遇到我,也一定在长椅上看着远处,回想起生命中那些波澜起伏的点点滴滴,一定是感慨万千的。
然而,在外人(如我)看来,短短的几百个字,似乎就能道尽他的一生。
在生命的长河中,个人,就渺小得如一粒尘土。即便是那些让人传颂,做出伟业的杰出人物,也是这般。
那我该如何过自己的人生,在剩余的这些日子里,用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和智慧去生活呢?
我的脑中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但我会想到很多词:
比如日日不断,滴水穿石;
素位而行,不羡慕他人;
还有诚意正心,格物致知;
自我反思,慎独改过等。
当然,还有其中一定会有“活在当下,保持正念”,这是我昨天从一本书上《正念的奇迹》上读来的。
昨天我因此还写了一篇文章:一本值得刷30遍的书,让我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
也许你会觉得,有这么夸张吗?一本书,就能让我发现一个新的世界。
我绝对没有夸张,这是我真实的感受。
我记得李笑来老师在他的《人人都能用英语》上说过一句话,大意是:
有些知识,当你知道它的那一刻,它就发挥了它全部的作用,并对你产生了巨大的改变。
比如说:概率论中的独立事件,比如说做事之前要在大脑中思考等。
现在这本书,也如此般,在我知道正念这件事情之时,它就发挥了全部的作用。
王阳明先生说知和行本就是一体的,知道就是内在的行,而行就是知的外化。
所以,我能确认的是,我的状态,与以前不同了。
早上,我阅读了《正念的奇迹》,中午在公园里爬山的时候,我确实就在有意的观照自己。
我观照自己的呼吸,每呼一次气,我都数数,1,2,3……
每吸一次气,我也是了了分明地在吸气,1,2,3,……
以往,我总是会拿手机、看看手机,今天,我没有。
而且当我习惯性地要去拿手机时,我也觉知,并放弃,又把心思关注呼吸上来。
看着路边的小花,听着小鸟快乐的欢叫,感到生命不可思议的奇迹。
全然的感受到当下生命的实相,内心的欢喜不可言说。
我想,这也许就是老人家觉得我善良,快乐的原因吧。
共勉。
今天是日更第252/365天,早起阅读写作第137天,都看到这里了,不妨点个赞,关注一下。^_^
每天更新文章,相信日更是一种态度。
1、我为什么要写作?
大佬们都说,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是成长的捷径。用写作来倒逼自己输入、学习,实践,是一种看起来笨但实际很聪明的方式。
深以为然,每天要写东西,就得有东西可以写,还得写得逻辑通顺、观点鲜明、有启发、有意思。
就会挖空心思去思考,去读书,时间管理、情绪、效率、认知等各方面都会得到提升。
学了就会用,又能从各方面提升自己的心性和能力。
人因此变得积极而乐观,内心笃定而从容。
2、我为什么要日更?
跟着明白老师学习的,他日更800多天,人生因此而蜕变。
我,一个中年程序员,不希望被动裁员,不希望被行业周期波动所影响,不希望交出人生的掌控权。
在这个如此不确定的世界,希望有一丝的确定性握在手中。
所以,修习一项硬本领就是万分紧迫的事情,我选择先搞定写作。
我记得从一本书上看过关于成长的公式:成长效率=正确的成长方法论X每一次刻意练习X练习次数。
任何事情,学习、工作、创业、情感,演讲等都可以用这个公式来表述提升和成长。
换成写作也是一样,有正确的写作方法论,每天的刻意练习,可以加速提升写作能力。
在正确练习的情况下,频次越高,成长越快。
一年365天,可以把自己的写作能力迭代365次。
3、为什么要早起?
张萌说:早起,可以比别人多活出半天的精彩。
当你试过早起,尝过早起的甜头,一定会上瘾的。
人生一个重要的原则:万事提前。
清晨,万籁俱寂,头脑清晰,读书、写作,搞定最难的工作,开启高能的一天。
高效的人生也不过如此。
如果你也想改变,追求梦想的生活,我建了一个早起、学习的成长社群,欢迎关注私信,一起来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