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人间失格》,才知道《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真的是年轻的玩闹之作,在胡思乱想中貌似肆意妄为,异想天开,却仍旧处处循规蹈矩,既没有认识,也没有脱离这个社会。《人间失格》不同,我原以为这会是个晦涩的难嚼的故事,却没料到一切这么顺其自然,似乎很自然地,就走向了不得不自杀的阶段,因为丧失了做人的资格啊,好像不得不认同,走到这一步,其实是顺水推舟,理所应当的。
一个人的从生到死,本该是多么宏大的故事,薄薄地一本,却完整的涵盖了阿叶的一生,至二十七岁止,之后不会有什么更加多余的内容了,且太宰治不是明确的将结局刻在自己身上?
“当人,我不够资格了。
我已经完完全全不再是个人了。”
“现在,对我来说,已没有什么幸福不幸福的了。
一切,终将过去。”
小说完成的同年,太宰治给自己和小说都画下了永远的句号。究竟是因为“我的不幸全是源自于我自己本身的罪恶”,还是对这世界过于清醒?阿叶的一生固然颓废不堪,但并不是软弱,最多只是世俗认定的任性的家伙,因为清醒而习惯性的恐惧,对于同为人类的其他人,对于这个世界的交往,因为心里看到的从来不是表面上简单明了的东西,却总是人心里难以理解的可怕的内容。阿叶与其他人的不同,就在于他无法像其他的普通人一样,无视这些人性的内容,看清的同时,也只能一味的附和,怯于自己来抉择,“对讨厌的事说不出讨厌,对喜欢的事也像偷偷摸摸似的”,总是跟着他人的步调行走。因为没有拒绝的能力,就将自己一再的献祭,因为永远在揣测,反而成为恐惧的基石,被这些莫名的压力胁迫着,成为无法循规蹈矩的行尸走肉。
胆小的人,连幸福都会害怕。良子的天真是无知的刀子,一点一点剜掉阿叶的血肉,越是看到了幸福和于自己截然不同的天真,就越怕自己成为最终破坏的因素,心里想着去改变,却没有改变他人的能力;对人类极度恐惧的同时,却也怎么都无法对人死心。做什么都是徒劳无功,只会让人觉得更加羞耻,让苦恼变得更强烈。这是多么脱节的生活,多么迷幻,颓废,但却让人忍不住产生共鸣,“苟活着就是罪恶的种子”,甚至要忍不住向往着地狱,然而脑子里再怎么想着,人却还是要被本能催使着奔命,想要从地狱里逃出来,想要从痛苦中解脱,即使没有毒瘾,人也会不顾一切,一边想着活着已经没有了意义,一边为活着而强撑一口气。
活着大概是最深入骨髓的毒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