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睡眠并不好,虽然经常会倒头就睡,但也经常会半夜要醒来,有时候突然醒来看孩子睡的情况,有时候是孩子要夜尿,有时候是蚊子吵醒,日渐成了习惯,常是十点轻松入睡,半夜会突然醒来,怕就怕,醒来再睡的困难。
反正睡不着,今儿索性就不睡了,想看会书,翻到了看完的《主角》,觉着余味无穷,又翻了几页批注。
育儿书看多了,许久没这的贪读一本书,少年形成的阅读习惯,一旦贪了,便是要以最快速度连着看完的,不然计挂的所有事都做不好。
三天一页读完,心中堵着一口说不上来的情绪,尤是读到一连串事情发生,忆秦娥还没站稳,又连着主角又不是她的荒凉,半夜侧听传来的曲子,我脑中飘起了一个戏子扬着水袖,在黑暗中仅投掷的一束光中,翩翩起舞的场景。好似这人生的五味,都在这一画面中。
忆秦娥是天生的戏子,难能可贵在后天的吃苦并非常人所及。日日雷打不动的练功,用她自己的话说,练功已经是她的日常,不练就浑身难受。就连生了孩子,旁人觉着戏路就此断送,却不想秦八娃来访时被正在练功秦娥深深的震撼之后,更加有了创作激情。
很快就复出,又很快的被秦八娃的新作演绎再一次大红大紫,这个女子时刻记着老艺人的教诲,任她再红,心都稳稳的。
所有人都说忆秦娥身上冒着傻气,但她却总反驳别人。纵观这书中的一生,她除了演戏不傻,其他的方面,还真就是傻人傻福。
改变她命运的她舅,成就了她的四个老艺人,胡彩香,米兰,秦八娃,还有刘红兵,宋师,单团长,主持等,无不是促成她快速成长的因素,一路嫉妒她的楚嘉禾,总认为这一切都因忆秦娥的命太好,但从不反思自己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天嫉英才,顺利的戏路,自己的生活却不顺意,先是受舅的影响遭人排挤,被廖耀辉差点糟蹋成了她一生的痛,好不容易逃出去到了更大的舞台,接踵而至的成名劳累使她第一次对演戏开始逃避,生育期间的无事可做又让她重新认识自己的事业并确认她是热爱演戏的。
自认为在尼姑庵上待着的时间是她日后诸事都释然的大促,任是刘红兵,廖耀辉的伤害,她都最后以人的可怜,众生都是可怜原谅了过往。唯刘忆之死无法释然,也是致命打击,却在石怀玉死后一生响彻天空的呐喊中也算了却了。那不然,再和谁计较对错与罪恶呢?
忆秦娥的一生是辉煌的,一路都有贵人相助,顺利发展着得天独厚的技能,她的一生又是悲惨的,婚姻破碎,先后有一些人因她离世,让她的心无法安宁。一切的苦痛引她向天发问,她从未害过任何一人,为何总有人处处不放过她。
因为她是主角,是秦腔新的希望和诠释。她是一个太阳,她的一生注定不能普通度过。
读完以后心好久没抽离出来,难过了很久,想在多了解一些戏曲常识,更想重新阅读一次活着,福贵不是角儿,但他的一生,更是悲痛与苦难,回头去想,谁的一生也都不是顺风顺水的,角儿或者不是角儿的,其实都是努力的活着。
但有一点是一定要学习和反思的,就是要想获得成就,光有天赋远远不够,还要坚持脚踏实地的一点一点积累,刻意练习。书中有几个人其实都有天赋,坏就坏在他们都没有忆秦娥的吃苦精神,都在和周遭的人耍着小聪明,也把心眼放到了坏处,秦娥心思单纯,演戏认真,刻苦,自打练功来始,未曾放弃修炼基本功,书中说戏看着就是基本功是否扎实,没个五六年默默无闻,日日修炼的功夫是扎不稳当的,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热搜榜的李沁,她也是有天赋的旦角,培养一个人需要好几年,也因红楼梦而放弃。看了这书,明白了一些。我猜她也做过艰难的抉择,也很不易。
书中的他舅和四位老艺人是人敬仰的,他们是真正的戏曲艺人,是一辈子精湛和令人敬仰的手艺人。传承戏曲文化是一条艰难的路,就像书中所说,时代越来越眼花缭乱,但坚信每个时代都有一个忆秦娥,也都有真正的戏曲人,都在用他们自己的光芒照亮这门艺术,让更多人知道和喜欢。
大概这也是主角的使命。
致敬这门艺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