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来想去还是挺难受的,决定把这段经历记录下来,这是一个我很少去触碰的话题,因为觉得我没有资格,没有资本去经历去开始去面对。
人家很好啊,条件多好啊;父母都是这个系统退休的干部,还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父母有房,那姑娘也有房。而你呢,一穷二白,能力普通,长相普通,家境更是普通。贫穷使你自卑到骨髓里,做人做事都是那么小心翼翼,性格里总有那么一些怪怪的东西。年龄的差异,身体的差异,关键还是家庭的差异。使我不敢接受别人对我的好,谁对我好就是我的负担。因为我深深的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子的人,见识过太多自己的不好一面,了解自己的所有缺点,其实我就是一个没有任何闪光点的人。如果在一起,铁定是害了她,也让我不自在。
这次的经历不禁让我想起了大学里的她。借着愚人节前夜和我表白,我始终不相信,一直玩笑应付,她的闺蜜来找我要答案,问我对她到底什么意思,什么感觉,人家姑娘都这么勇敢问你,你为什么会拒绝。而我给出的答案是,骗她我有喜欢的人。因为我害怕,我觉得贫穷的人不配得到任何爱的东西,我也不不知道为什么,一旦有人对我好,我第一反应就是我不配。我真的不配,因为我贫穷,家境不好。也许父母知道我这样的想法,他们一定会很难受。可是这是事实,这是我从小到大这么多年一直耳濡目染的教育,母亲一直都在强调我们穷,我们要节俭。我从小就形成了一种只要是涉及到让他们花钱的时候我都有种罪恶感,哪怕是他们愿意的,不过他们肯定是愿意的,但是我都会有一种罪恶感。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越来越来理解这句话“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我童年没有很多不幸,但是我一直被一种思想所禁锢。对于父母来说他们老年得子,不容易。但就是这个不容易,一直压着我,倘若没有我,他们也许会更好。可就是因为有了我,使他们的生活变得艰难。其实我们家对于我和父母来说就是因为所谓的太懂事了才变得这么累。成年的我更不愿意回家,想要逃离,其实逃离的就是这种亲情压力。我似乎没有什么青春叛逆期,只是后来读书、工作,走出来后,反而在评审这段关系的时候,发现了许多内在的原因。心里上我一直在努力的想要去克制自己,想要让自己变得平静,可是有的时候还是做不到。我之所以会这样,真的是源于这样的性格。而有这样的性格真的是因为自己的家庭环境,所以和大学里的那个姑娘也好,和现在的这个她也好,我拒绝的原因其实都一样。还是因为我穷,我不配。

只不过上一次是在校园,不会那么现实;这一次是在工作中,我知道我已经得罪了不少人,可是终究是自己的选择,不会后悔。也许有一天我就会很平静的离开了呢,源于这个让我讨厌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