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没好好写更文,感觉对不住自己,忙,没时间,在给自己找借口吗?
现代人哪个不忙,除非你到了七八十岁,身体精神都不太好了,守着一亩三分地,哪儿也去不了。记性不好,怕走丢。
否则,上岁数了身体健壮一些的人们,还是喜欢参加一下活动,旅个游,打打太极,跳跳广场舞,做自己喜欢的事儿。
所以,忙不是借口,还是要好好写更文吧!
竹篱茅舍风光好,僧院道房终不如。
自己家的茅草屋和竹篱笆庭院,风景很美。即便宏伟的寺院和清幽的道观,也和它比不了。
是呀,金窝银窝比不上自己的狗窝。
中国人特别在乎家的归属感,有家,有属于自己的窝,觉得在一个地方有停留的价值,也愿意在这里挥洒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所以人们不惜借贷,为自己也要谋一个窝。
城市的人们生活得久了,到退休了,儿女们都已成家,喜欢觅一个安静清幽的所在,最好是远离城市的农村或近郊,养生,养心,养性,整天以花鸟鱼虫为伴。
清晨的第一声清脆鸟鸣在林中响起,这一声声的应唱声中喝起,各种不知名的鸟儿,颜色或普通或斑斓,或清爽,或纯白,它们彼此交流着,欢腾着。
清脆悦耳的“唧唧 ”声,此起彼伏。鸟儿们的身影在翠绿茂密的枝桠间跳着曼妙的舞蹈。然后开始忽远忽近的觅食。
林中小溪潺潺流水,高大的白杨,婀娜的垂柳,有深红浅绿各异的四季树,偶尔跑过一只红眼睛兔子,踩倒了几朵小黄花。
这样的生活人人向往,它不同于城市里的景物,它是大自然的馈赠,没有雕琢,没有刻意。有的只是浑然天成,自然而然。是远离城市喧嚣的内心宁静,是境界的升华,是情调的流露。
海边的家
当然如果很年轻,就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不用等退休了,海边别墅,林中小屋,现在就可办到。工作学习之余,度度假,放松一下,调整好了,重回岗位,这是本事,又或许有家庭背景吧。
但无论怎么折腾,有最终离不开的还是自己居住时间最长,最有感情的那个窝,即使它现在不存在,但它一直就在我们的脑海里。
午夜梦回时,它会浮现出来,让我们重回那里,那里的快乐,那里的轻松,还有那些温馨的画面,还有的小争吵、小矛盾,还有门前看家的小黑,蹲在树下,伸着舌头,调皮地晃着脑袋。
窝
每个人心中都自定义了一个世上独一无二,只属于自己和他,温暖,美好,宽敞明亮,安放心灵和肉体的家,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