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点历史
读李鸿章全集五:扬州与上海的人才争夺战

读李鸿章全集五:扬州与上海的人才争夺战

作者: 图图1988 | 来源:发表于2018-05-01 13:41 被阅读3次

李鸿章接到一封上谕,文中语气严峻,对其大加责问。那么,李鸿章究竟是因为什么事得罪了中枢呢?

原来是有人背后告了刁状,告状者也不是等闲之辈,乃是满人中的一员骁将,名叫都兴阿。都兴阿率兵镇守扬州,此时恰好遇到了一点麻烦:他的人手不够了。本来打战死人再所难免,一场战斗下来肯定会有减员,关键在于及时补仓,重新补充进来一批新炮灰。

然而问题恰好就出在了募兵环节,都兴阿发现在扬州居然招不到多少人了!倒不是本地人都跑光了或死绝了,而是大家都不愿意跟着他干,宁愿跑到外面去投军。这就让人很郁闷了。

他开始怀疑是李鸿章在暗中挖他的墙角。当时清军将领与太平军作战是分片区承包的,都兴阿守扬州,李鸿章管上海,各司其职、自负盈亏。现在李鸿章的淮军跑到扬州的地界上来抢夺人才,损人利己,简直太过分了。

想到这里,都兴阿愤懑不已,狠狠地参了李鸿章一本。他在奏折中细数李鸿章“挖墙脚”的卑鄙行为,又说因为扬州财政拮据,自己部队的月饷只能按每人三两的标准发放,就这还经常要拖欠。而李鸿章仗着身处上海膏腴之地,财大气粗,月饷按每人七到十二两的标准发放,并秘密派遣常胜军赴江北招募勇丁,简直欺人太甚。

当兵吃饷,士兵每天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拼命,无非就是为了图两个饷银。自然是谁开的价高,就跟着谁干。李鸿章能开出这样的价码来挖人,都兴阿自然竞争不过,无可奈何,就只能怒斥李鸿章恶意抬高价格,破坏人才市场秩序。

清廷收到奏章后,随即下令严责李鸿章,要他明白回话。李鸿章则连忙上疏替自己辩解,在此我们来逐条分析一下该奏疏的内容:

首先是说明淮军的实际工资收入水平。他说淮军的月饷在四两二钱到五两之间不等,虽然略高于都兴阿部队每人三两的标准,但也有据可循。因为他参照的正是曾国藩湘军部队的月饷标准。湘军为什么打仗厉害?还不就是因为月饷给的多,湘勇作战的劲头足吗?高薪养军无可厚非,何况工资加的也不多。当然,每月领七、八两至十两二十两月饷的人也确实有,但不是淮勇,而是聘用的外国教练和军官,这些人手里头有技术,属于稀缺人才,再加上我们与西方的睦邻友好关系,他们的工资能不酌情多给一些吗?

其次是进一步解释淮勇的真实购买力其实并不高。他说近期因为地税收不上来,这个月的饷银只能按半数发放。而上海的物价奇高,米价是扬州的数倍。他的淮勇活的比江北的士兵还苦。潜台词:不要在我面前说惨,我比他们还惨?

再次又分析比较了扬州和上海的财政收支状况。上海虽然富庶,可江北之地也不穷啊!而且上海的厘税不仅要供应本土作战,还要供应镇江、安庆各军,大家都来伸手要钱,四处匀一匀就没有多少了。而江北全境的税源却专供都兴阿一军。两相比较,都兴阿那小子的腰包其实比我还鼓呢?

接着李鸿章又变被动为主动,开始向朝廷“哭穷”。他这个“哭穷”,主要还不是说缺钱,而是缺人。他说朝廷不是要我出兵收复昆山和太常吗?我也很想打啊!可是我兵力不够呀!朝廷不是还想要我去援救常熟和昭文吗?我也很想去啊!可是我抽调不出人手呀!之前我在皖北招募的十营人马,还被曾国藩截留了九营呢!那意思是说朝廷不要认为严责我是杀富济贫,我比他都兴阿还要贫。

看到这,读者可能会疑惑?这个李鸿章,他怎么能这样给领导写报告呢?上头责问的是他在扬州抢人的行为,他却在这一个劲地哭穷,这不是文不对题吗?

我们说这才是李鸿章的高明之处,其实都兴阿状告李鸿章“挖墙脚”是假,嫉妒他“富得流油”是真。所谓“抢人大战,”无非找个名目,借题发挥而已。大家同朝为官,凭什么你李鸿章就能挥金如土,用银子来砸政绩?己肥人瘦,必然招致嫉妒和构陷。在朝廷方面,看罢都兴阿的奏疏,恐怕也会觉得李鸿章过于富裕,需要稍加调控,损其有余而补不足吧!

不解决这个核心问题,即使摆平了都兴阿,以后还会出现李兴阿、张兴阿。只要你混得比别人好,就必然会招致羡慕嫉妒恨。所以李鸿章的回话必须要哭穷,必须要以弱示人,要让同僚们消去心里的不平衡,让朝廷认为自己的处境不顺畅,惟其如此,才能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不受损害。

在长篇大论、絮絮叨叨地描述完自己的艰难处境后,李鸿章才切入主题,只用了一句话,轻轻对“挖墙脚”一事做了个交待:“募回五营,臣亲加点验,均系里下河土著与皖北客民,于扬营防务似无关碍”。

注:图片引自百度

相关文章

  • 读李鸿章全集五:扬州与上海的人才争夺战

    李鸿章接到一封上谕,文中语气严峻,对其大加责问。那么,李鸿章究竟是因为什么事得罪了中枢呢? 原来是有人背后告了刁状...

  • 读书笔记20190113

    今天读《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3》李鸿章的章节。读到了李鸿章终于从曾的幕府出去开辟自己的事业,上海。去上海平定太平军,...

  • 读李鸿章全集四:

    话说大清咸同年间,因为处于镇压太平天国的特殊时期,给许多身处底层的小人物提供了上升通道。在戡乱时期,长官们看重的是...

  • 孔雀东南飞,985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城市吸引人才的马太效应

    1、大城市的人才争夺战 2017、2018年,各个城市开展了声势浩大、旷日持久的人才争夺战。 北京、上海、广州、深...

  • 读李鸿章全集一:贪官降将

    正值李鸿章的淮军在上海与太平军鏖战之际,浙省方面传来湖州失陷的战报。原来湖州此前已被太平军围困五月有余,粮尽弹绝,...

  • 读李鸿章全集二:洋人的账单

    淮军身处上海膏腴之地,十里洋场,难免要与洋人打交道。太平军侵入上海,英法两国一方面为了保卫其在沪的既得利益,愿意出...

  • 所谓的自由,就是被人讨厌

    ——读《被讨厌的勇气》 五月底我走了一趟紧凑的“城市行”,从扬州出发,到镇江、上海、...

  • 为何CPA持证人成了“金融紧缺人才”?

    近日,上海市在《上海金融领域“十三五”紧缺人才开发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及《上海金融领域“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

  • 2017-12-19

    读李鸿章传感慨良多,梁启超虽与李道不同不想某,但是英雄惺惺相惜之情还是有的,对李鸿章能力的欣赏,

  • 儿子做的蛋炒饭

    网络传说炒饭的发明和李鸿章有关。但实为误传。李鸿章只是晚清人士,而炒饭历史悠久,譬如我国著名的扬州炒饭,在隋朝时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李鸿章全集五:扬州与上海的人才争夺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hix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