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健身以来,德弟就多次建议我去走走石棚。就典型的崮乡风光,德弟就向来推崇两处,其一当然是岱崮,其二就是石棚村。岱崮的地貌特征、崮上草原和战备山洞,都堪称是标准级别的;而石棚村却是崮乡村居的模范。它在群崮环绕之间,山坳里、山腰上、山顶上、山前山后、沟左沟右,星罗棋布着一个个或大或小的自然村落。有资料说属于石棚村的自然村有十七个之多,名字主要依据位置或地形,也有按照立村姓族,或者人文建筑,不一而足:南坡、西坡、北坡、北旺、东旺、林家旺、何家官庄、白庙子、桲萝头、山头、老泉……当然主村叫石棚。
石棚村前有石棚水库,汇聚各个山旺流下来的溪水泉水,在此成湖。据说有一个蛤蟆堑在这个地方,状如石棚,可容若干人等,故村因之得名。其余的自然村则散布在溪湖两岸山高地。
水库的右端村口有国家住建部监制的“中国传统村落”标志碑,稍后有山石石刻“石棚古村落”。我们即从此处沿顺时针徒步,先到南坡,探魏公泉,访香椿书屋。香椿书屋者即是作家魏然森先生的老屋。
从南坡转回来,再往西走不远就是西坡。在西坡遇见几个闲坐的乡亲,攀谈得知石棚村之前生产队时总共有是十一个小队,大致分布在六大抹伙儿(片区)。我们要走的还很长,赶紧告别老乡继续西行,一路民居愈加古朴景色愈加幽静。过了山头村走过一段老旧的水泥路来到山鞍,两座山神庙并立。过了山鞍就是夏蔚镇地界,不知道这是不是两地山神各司其职的衙门呢?而石棚村的最西端何家官庄就在泉庄镇一侧山下。以官庄命名的村子大都是处于交通要道,此处虽然偏僻,然而在没有现代便利交通的过去,这个山垭口或许是重要官家店吧。值得一提的是,何家官庄村东有一大片石海,美甚,我们便在此小憩。
我们继续顺着大路走,远上寒山石径斜里的小村子只好舍弃,一直到石砌老井的地方,是我们上次来登山的泊车处。“崮海连波”牌匾附近的民俗区正在施工,而今天雨雾迷蒙,我们却看不到崮山的雄姿,群崮都被雾气山岚笼罩着,倒也别有一番韵致。
就这样,我们也走了八公里路。一路烟雨迷蒙如入仙境,秋色正浓如在画中,此番意犹未尽,略待后续,且值得再来啊。诗曰:
石棚望崮入秋穹,烟岚缭绕野径稠。
最是层林尽渲染,一壶清茗醉山容。
同游者照忠弟也。2025.11.0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