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懂画,不认识陈曙阳这个人;因为不知画,不知道他的名气。而今晚,借《周二电波》之秋风,有幸认识了知道了他这个人和名。
不知为何,吃晚时就在惦记着晚上的《周二电波》,这在平时是少有的事。不到七点,我踏入文化馆展画厅时,就被迎面扑面的一幅幅有头有脸的画像所吸引。参观的仿佛间,感觉展厅时而很小,小的只能装着二百幅画;时而很大,大的能装得下乐清商界、政界、艺界等界面上的大小人物的肖像。我东看西看,左看右看,寻寻觅觅中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又似乎看到了这些熟悉面孔中陌生的一面,这些面孔,在陈曙阳的笔下、思维下,画岀了真实的、独特的一个个“我”。这些“我”,还有标注着真话实说的符号,不得不赞叹他的真实性、原汁性。
二百幅画像,每个头像都画得很大,整整占满了这个大大的画框。这些头像,摆在若大的厅堂间,除了壮观、震撼,还有什么呢?我说不出来。我想,不懂画只是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是他人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所以,许多“我”下面,尽量用精练的文字做解释,以免让参观者云里雾里,分不清东西南北。
今晚的分享会也有创意,主持人叶粟以访谈的方式,和主人陈曙阳互动分享,其用意不言而喻,用不同的“我”去讲述另一个“我”的内心世界。每一幅画,都有“我”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我”的世界,走近了,读懂了,就是一个真实的“我”。
分享内容很精彩,很真实,让我全神贯注地听,专心致志地想。以致于结束语每人说一句话是,我竟忘情地说岀了一句“只怪我的头生得太小了……”
我的头生得太小了,如果能有画像中“大头”,那多好啊!可是,现实就是这样,你的“小头”就不能和“大头”去比大小,陈曙阳的头也只比我大一点点吧,他为何就能画岀这么多的大人物的“大头”,我扪心自问!
今晚收获有二,一是认识了陈曙阳这位低调朴实、画风真实的画师,二是索取到这本装有二百个“大头”的人物肖像精装书籍。
小画像大智慧,大智慧小画家!
(应智乐,晚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