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W从老家的小学毕业。
那时候小学乡下的小学还是五年制,读完五年级W就毕业了。在外务工的父亲知道教育的重要性,女孩是一样应该读书,于是让W去考县里的中学,意料之内,没有考上,两门科目加起来的分数两位数,少得可怜。
父亲托亲戚找关系,将W送到了县城的小学,读一年六年级,再上县城的中学。
在这里,W第一次见到了Y。
这一年,W与Y并没有什么交集,时间过去太久了,都记不清他们到底是不是在一个班级了,只是知道有这么一个人。
2007年,小升初不是考试,改成了摇号。
W摇到了最不好的学校,父亲又一次托关系,花了一笔钱去了L中学的自费班级,每个人3000,中考的时候,继续考L,考上在L继续读高中,考不上只能回当初的学校。不管怎么样,最终进来了。L中的初中部7班。
Y也进入了这个班级。
W大部分时候不爱和陌生人说话,但是和好朋友就会很闹腾,典型的“窝里疯”。W不太会拒绝别人,能帮得上别人忙的会尽力帮,所以朋友都很喜欢W。
六年级的W的可能会有点自卑,可能因为来自乡下,也可能因为从没学过英语,六年级第一次黑板上英文单词默写一个都没写出来。
初中开始后,W不在自卑了,因为她知道现在她们都是同一个起跑线上的人。
W知道父母有多不容易,所以会努力学习,不去网吧,不沾小混混,没有偏见,只是父母不希望她这样。
初一,平平淡淡。
2008年,初二。
班里换座位,W和Y坐到了一排。
Y是个内心带点傲气的男孩,或者说是自尊心有点强的男孩。这是W对Y的印象,现在还是这样觉得。还有,Y有一双特别小的眼睛,特别小。“Y并不是一个长的很帅的男孩”鉴定完毕。
由于座位每周都要换,但只是列与列之间换,W和Y每隔一周会坐到一起。
Y不是特别爱学习,有时候W会帮他抄作业,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因为W不会拒绝别人,可能是,W不想拒绝。
坐在一起时间久了,两个人熟悉了,也会偶尔开开小玩笑。W的话还是不多,特别是在男孩子面前。更多时候,是默默地听Y和同桌说话。
听说Y喜欢另一个班的一个女生,W知道那个女生,因为W和那个女生六年级的时候同班。女生很漂亮,很可爱。可是Y并不开心,有几次闷闷不乐的,因为那个女生不喜欢他。W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就静静地待着,继续帮他抄作业,上课的时候偷偷用纸条聊天。
2009年,初三,中考来了。
这一年,是W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关键点,中考必须考上,不然就要回到当初那个学校了,W不想回也不能回。
按理说,这一年压力很大,可之后的很多年,W回想自己的中学时光,最开心、最怀念的也是这一年。也许是因为一个叫“喜欢”的东西住进了心里。
越是临近中考,大家的心越是不能静下来,每天晚自习都要出去疯几分钟,其实就是在班级门口打打闹闹。有时候W也会去,不过大多时候还是在座位上待着。
这一年,Y和W的接触变得多了,亲密了,至少W是这样觉得。
不知道为什么,Y总喜欢在和W讲话的时候,将他的脸不断地靠近W,很多次,W都要假装表面上的风平浪静,因为害怕自己脸会红,W是个很容易脸红的女生,后来高中同桌说,脸红的女生都很善良,W喜欢这种说法。
也许是在这样一次次的接触中,女孩心里慢慢有一些不一样的变化了,女孩喜欢这种变化带来的感觉。
即使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晚上很晚才能放学回家,可是W不觉得累,她每天都期待去学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