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照顾」。
本来想正式开始休息,却被老妈一个电话召回家。以为是膝盖问题,实际却是腰椎的神经受损伤。没有太多心力完成每日一记录,只能在事后得空静下来心来,来做周总结——而第2周的主题,就是“照顾”。
已经不是第一次回家时,直奔医院了,眼睛的手术、膝盖的手术,还有眼睛的手术,即使工作再累再忙,也要回去陪她们,做她们的依靠。荆棘说,和家人在一起,或许也是另一种放松方式。我想也是,换个环境,换换脑子,走出死胡同后,重温感受一下家人的感受,找找小时候的初心,矫正视角后看世界看事看人。
********
说起来,一直没有很好地照顾过母亲。求学求职求事业过程中,我就是那个一直往远处飞的风筝,那根线被扯得越来越细,力度也越来越弱。回想十几年,甚至有好几个春节都没在家里过,隔离什么的都是借口罢了。有自己的伴侣和“家业”后,只想享受当下的快乐与幸福。而父母则在这些时间里慢慢老了下去,对某件事的执着不再严厉,心理上身体上,都明显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我的照顾,好像只有“钱”。我想说早已独立,还能每年回馈给她们,却又一想到这个房子的一部分来源是她们的大半辈子积蓄;或许其中的一部分是她们把我给的钱累积存下来的,但终究还是她们的。我不知道别家的父母对子女的投入到底有多少,我也知道从理性上来说,这是她们的选择,而不是我强迫的,但仍旧是一份恩情。这份物质上的照顾,可以说微不足道。老妈总是说,现在不会花我的钱,要花钱的时候在后头,在她到时真的需要花大钱的时候(当然,谁都不想有那个时刻);那我眼下给不了太多,以后就要比现在更加努力,而不是停下躺平。
物质上的照顾仅此而已,生活上的照顾更不值一提。就算交通越来越方便,回程时间越来越短,也并没有增加回家的次数。就算当初住校时,为了节省电话费而不让多打电话,从不情愿到习惯;到现在工作后,也要为了节省路费而不让动不动就回家,而真的每年最多回去两次——一次春节,一次年假,且每次都这一周左右而已。
仅仅一周的时间能做什么呢。母亲身体硬朗的时候,就回去吃她做的很多好吃的家乡饭家乡菜,偶尔跟着她去地里逛一圈。与其说是照顾老人,不如说三十多年如一日地被父母照顾。姐姐总是说我不学做饭,我说我学了;但我现在明白老姐话里的含义是,在家里要多做饭,是要给家里人多做饭。做饭、洗碗、收拾屋子,也是近几年看到母亲开始吃力后,才有了这个自觉。所以说,虽然我是穷人家的孩子,但也是最受宠的那个,干活少劳动少,才导致现在很多家务活真的不会干。
最后,只剩下“心理”上的照顾来挽尊了。
不知道在离家这几年,老妈会不会跟老姐说很多以前的事情,或者说老姐有没有耐心听。或者也说过,或者老姐比在我面前表现得更有耐心;总之,这次陪床,当病房里另一个病人出院还未新人住进来的时候,老妈倒是给我讲了很多之前没听过的事,以及已知的事情中的更多细节。
老妈一辈子是很不容易的,以前听得更多的是,她嫁过来之后受到的欺负与憋屈;现在则会讲一下更早更多与婚姻无关的,只是她这一生从小面对过的各种选择和经历。她的家庭背景,也就是姥姥家的条件其实很好,两个哥哥在那个年代有头有脸,物质上虽然普遍都贫乏,但她家在贫乏中可以算得上“富裕”。老妈总是后悔,那么好的条件,却没让她做出个好选择——因为自尊,早早放弃上学;又因为某些尊严,没去争取更好的、有前途的、不用下苦力的职业——致使自己劳苦这么多年。
我听到这些的反应,总是和她的情绪相似:懊恼、后悔、恨不能回当初重新选择。小时候想得很简单,如果当年妈妈厉害了,自己就跟着她去享福了;后来长大知道了,如果妈妈做下另一个选择,就会像蝴蝶效应一样,应该完全没有我了……虽然难过了一阵,但仍旧会想让老妈比现在更幸福,即使“我”不复存在。
我回来和荆棘讲这些,荆棘说,不要美化那条没走过的路。结合我这几年的日子,也的确要非常同意这句话——所以,等下次老妈再跟我讲这些的时候,我也该去劝她。不用懊恼,不会后悔,现在比同年龄段的老人身体精神状态都好得多,何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呢。
老妈会将她的得与失,而我会相对耐心地去听去回应。或许同样的话跟老姐也讲过不少遍,老姐也会耐心回应,但是讲给一个子女听,不代表不要讲给另一个子女听。以前有电话,现在有视频,但在手机两头,始终不至于会到“闲聊”的程度,会聊那么深那么远的话题。
之前是怕与老妈独处的,因为她总会谈起令我们双方都“厌烦”的话题——我的「婚姻大事」。多少年来,大家都知道只会导向一个结果:不欢而散。而随着老妈精力的衰弱,每次提起的“气”是越来越小了,我也就不用太大的力气去反驳。她逐渐接受了这好像是她真的无法改变的一个事实。所以,除了轻声再次建议外,就没再提,而我也不愿让她在病床上也受气,只是简单应付。心照不宣,那就心照不宣。
安静的下午,安静的晚上,老妈想聊什么就聊什么,想起什么就说什么。刚开始她还抱怨,为什么不开电视;但我很庆幸,电视不开正好,否则会将每年很宝贵的母女相处时间浪费在无聊的电视节目上。老妈开始接受这一辈子就这样了,开始接受一切,开始接受对自己好,让自己好才是生活幸福的正确方式——而不是吃苦,一味地吃苦。
小县城的市级医院,太常见的病情,普通的医生,除了输液外,并没有更多康复建议。我从小x书上和x音上搜了下,多方比对后,教了老妈几个简单动作,帮她锻炼肌肉,从而减轻腰部压力。毕竟,这种因为损伤导致的,只能延缓不能康复。
这算提供情绪价值吗?应该算吧。
**********
在这几天的一对一看护中,发现自己对「照顾」的理解还是太浅了。例如饮食照顾,你得判断到底是病人胃口吃不下,还只是又想节省而已。一开始不敢买太多,但后面尝试买好的时,老妈也能吃得下。所以,感谢自己买了两次大盘鸡,但也遗憾自己只买了两顿。
现在老妈意识清醒,行动小有不便但未造成大的影响,如若以后还需要更深度关注力更高的照顾,那就需要更多耐心与细心了。一定得学习一下吧,要尽快学习一下了。
************
对母亲的关怀,其实也让自己沉下来,感受人生到底为了什么。到底求什么,该怎么求,甚至求不求……还是有头疼(毕竟晚上挤在一张床上也没法睡好),但心理的那根扭曲的筋还是慢慢往顺的方向上舒展了。
谢谢老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