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在无意识地为自己贴上了一些否定标签?你是否清楚这样做只是在减缓生长,并且使你默认否定自己?
人们在面对未知或犯错时,通常都会给自己找一些借口,这似乎成了人之常情,但是有一种借口正渐渐瓦解着人们自身的生长动力,并且这种举动一旦养成习惯,便会不自觉地表露出来,在我看来没什么比放弃自我成长更糟糕的事情了。
01 未知令我恐惧,所以我选择放弃
对白:“这件事,我从来都没做过,我不认为我有那样的能力,还是算了吧”。
解析:面对一个挑战自我的机会,或是学习某项技能的机会,说放走就放走,甚至连思考的时间都不愿意留给自己,自我否定的人生正在向你示好。
面对成长的机会,势必要做付出点努力或是改变,才足以应对那些打破常态的未知,而大部分人的选择却是退缩,尤其是眼前的一切形成习惯时,打破平衡之前一定会陷入极其痛苦的思考中。当下的状况再怎么糟糕,毕竟是人们耗费了大量时间才得以适应的,因此很少有人会选择尝试改变、打破现有的平衡。
也许面对未知,你很怕自己做不好会丢脸。但是不愿接受挑战,不愿面对未知,却会使你在另一个层面上越来越无助、无奈,那就是一直重复做着没有任何挑战的事情。这样下去,你不仅失去了勇气、自信,更失去了重塑自我经验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抱怨的人生也就此拉开帷幕。你会发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没太大意思,每天做着同样的事,认为自己就像一部永不停歇的机器,循环往复。很现实却又不愿面对现实,或者认为现实一直针对你,从不给你全新生活的机会。
未知总会让人心生胆怯,但我们从出生那刻起,就一直在面对种种未知,只是越长大就越胆小而已。但未知并不总是伴随着恐惧和糟糕,谁又知道自己有多少潜能没有被开发出来呢?在探索未知的路上,总会有些突破不是吗?至少好过原地踏步。
人们常常会抱怨上天不够公平,但是碌碌无为确实有其原因的。错失良机的人从不觉得自己的人生中出现过机会,这就是最大的症结所在:在你放走机会时,你的意识并没有站出来提醒你一下。
02 我会承认自己确实不够好,也请你们不要再来指责我
对白:“我知道我有些事情做得不太好,但你知道我本来就不是很聪明”。
解析:否定自己的智商,也许这是为自己争取宽大处理的计策,只是这种话还是少说为好。若真是这样脱口而出,想必这样的人也一定经常把没有天赋、不够聪明、智商不高等等否定自己能力的词汇拿出来当挡箭牌吧。我们先不说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是成年人必须要学会的一个道理,单说常常通过贬低自己来掩盖错误或试图阻止别人对自己进行责难的做法,就足以看出人们有多么不重视自己了。
为了向别人或自己掩饰一些东西,就一定要牺牲一些更重要的东西吗?比如建立自我否定的习惯就意味着你正在失去进取心、自信以及对自己的尊重。有谁真的愿意承认自己智商比别人低吗?谁会真的希望自己一直活在自我否定中吗?
事实上在一项工作中,就算再不擅长或是没有天赋的人,只要主动钻研、并常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后加以改正,也一定会取得令人钦佩的成就及令自己满足的价值感。
而倘若每个人都选择用一些自我否定的借口来保护“自我”中那个常常犯错的小孩,那么想必这世界上也就没有所谓的成功、成就、出色、出众了。
面对过错或失误,有人选择了承担,也有人选择了借口,只是这个借口不能失了体面。于是提出这个借口,似乎就是为了向别人说明“我虽然做错了,但是我有很合理的借口”。为了证明自己的失误是可以被谅解的,便不惜用言语打压自己的智商或其他方面的能力。
这说明不能原谅自己的正是自己,所以才会在责怪降临之前,先进行自我打压,可是这种否定确实无益于解决问题,而更多的只会使自己的不自信暴露无遗。
03 小结:
对自我的保护欲使人们做出种种不得不做的举动,只是人们今天保护的这份自我到底值不值得呢?当我们还不够强大或无法独当一面时,任何人或事的出现都可以为我们提供成长的可能性,比如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决策力等等。
可偏偏在自我面前,人们要么不敢承认自己做得确实还不够,要么就是否定未开发的潜力并称其根本不属于自己,靠否定来换取眼前的一点舒适度,不得不说,这波自我否定只会暗示自己“我不够好,并且就算给我机会,我也不一定能做好”。然而这种长期通过自我否定来拒绝成长的行为终将中断人们的成长之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