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海月浅浅原创
许地山是中国文学家,爱国学者,笔名落花生,《海角的孤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作品是以倒叙的形式讲述,主人公“我”在十年前遇到一对新婚夫妻。
《最好的短篇小说》选编《海角的孤星》,入选理由是“塑造了一对情深义重、生死相依的青年贫困夫妻形象,具有催人泪下的艺术感染力”。
我阅读了两遍,仍然觉得,这是一个悲观妻子和一个清高丈夫的形象,他们的作为造就了一对贫困夫妻的悲剧,最终留下一个咿呀学语的孤女,从此孤苦无依。
1.悲观的新娘,悲凉的人生
新婚丈夫对未来的憧憬:“这样深茂的林中,正合我们幸运的居处。我愿意和你永远住在这里。”
新娘却说:“这绿得不见天日的林中,只作浪人的坟墓罢了……”
丈夫很着急地打断了新娘不吉利的话,说她没念过书,不知道林中树木代表的意思。
就如花有花语,椰子、棕枣、树胶都有吉祥的寓意,也代表着他们双星一样的爱情。
然而新娘却看得很透彻,认为男人就爱说好话哄女人,要是她有一天死了,男人多半会再娶,永远做不了“孤星”。
新娘的悲哀,来源于母亲。
她说:“众生都曾由母亲的胎里传染下来,谁也没法医治的。”
也许,新娘的悲情,注定了她不会得到幸福,也活不长久。
他们新婚出海,定居在陌生的地方。
新娘水土不服,刚到就生了病。
家里本就贫穷,没有好的医疗条件。
女儿在第二年出生,她病得更重,最终香消玉殒,客死异乡。
三年的光景,人就没了。
心之所向,行必随之。
悲观的思绪会影响人的行为习惯,她所看到的,所想到的,都是不好的。
整日郁郁寡欢,如何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如何能对抗异乡带来的苦楚。
悲剧早已注定。
2.清高的丈夫,理想主义的生活
作品中的新婚丈夫是个读书人,心里自有一股傲气和浪漫情怀。
如他安慰妻子,用的就是“书里说”来描绘他们未来的美好生活。
可当新娘说了让他悲伤的话,他还不许对方安慰自己,反而说:“我的悲哀不是你所能擦,更不是你用我的手所能灭掉的,你容我哭一会罢。”
安慰妻子不要悲观,实则他自己悲观起来,比妻子也不遑多让。
他自己揭短说:“我自己知道很穷,将要养不起你,所以你……”
其实妻子根本没有这样的心思。
清高文人,实则也有一颗自卑的心。
他很穷,自己坐不起头等舱,也非要给新娘要一间头等舱,甘愿在头等船票佣人格填上自己的名字。
明明是新婚期,却为了一张船票,为了所谓的面子,甘愿当个妻奴。
这要是家里有钱,不算什么事。
可一个贫困家庭,所谓的“为了新娘”,非要置办一张头等舱船票,那是为难自己,为难家庭。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新婚家庭,为了彩礼、房子、车子、婚宴等,掏空了家底,甚至不惜借款,也不能丢了面子,要风风光光热闹一场。
也有人不惜闹翻了脸,从此一别两宽。
他们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回头面对生活的柴米油盐,却开始斤斤计较。
即使夫妻同心,在各自奔波忙碌中,还有多少温情长存呢。
小说中的这对新婚夫妻,定居在陌生的地方。家庭本就贫困,妻子生病,孩子出生,这个只会风花雪月的丈夫,何等惶恐。
他应付不了这样的生活。
在妻子病逝后,他也哀伤过度病倒,还拖着病体,带着女儿,坐船回国,最终死在了船上。
3.孤苦的女儿,不负责任的父亲
妻子死后,丈夫带着一个咿呀学舌的婴孩回国。
那时,他病得很厉害。一个人带着一个婴孩在船上,艰难可想而知。
也许他也没料到,自己竟然会死在船上,独留下女儿,孤苦伶仃。
不得不说,这个父亲,很不负责任。
也许他习惯了风花雪月,习惯了生活就该往好处想。
他不懂未雨绸缪,也不懂为小女儿考虑周全。
可“书上说”和现实生活是不一样的。
他清高,他傲气,放不下身段谋生活。
最终苦了妻子,苦了自己,也苦了女儿。
写在最后
《海角的孤星》是一个美化了的爱情故事。
可再美的故事,终究敌不过现实生活的磋磨,走向末路。
有人说:“愚蠢的人,从远处寻找幸福;聪慧的人,从脚下根植幸福。”
他们为什么要出国寻一处“幸运的居处”定居?
或许,这对新婚夫妻一开始就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如果爱注定是悲剧,你还会开始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