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吃|捞饭

作者: 虬田 | 来源:发表于2020-04-11 11:12 被阅读0次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吃捞饭特别豪气、暖心。

蒸捞饭的工具“饭甑”为杉木所制,该木除了材质轻,还会发出一股清新淡雅的木头味道,这股清新淡雅的味道木头渗入饭中,两种味道混合在一起,别有一番风味。

饭甑每日早晚两洗,因此特别白净,一道道竖向木纹清断明了,如同一块妙手天然的木版画,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气息交融生辉。

餐桌、凳子亦是杉木所制。其实在老家,整座房子都是用杉木建成的,杉木有再生功能,砍完,树桩可发出新芽长成参天大树。老家青山常在,杉木功不可没。

顾名思义,捞饭有用笊篱从米汤中“捞”出的环节。米汤在老家叫“饭汁汤”,貌似无用之物,其实可以煮出别样的滋味来(见《百变百味饭汁汤》)。

捞饭是个技术活,有的主妇一辈子都煮不出好捞饭来。其技术的核心在熟度的把握,太熟就软了烂了,黏糊糊的食之如糟粕;不熟就成了夹生饭,硬如子弹,味同嚼蜡。母亲对于熟度的把握炉火纯青,其经验一是眼观,二是手捏、搓。眼观米汤的颜色,白到透亮方可;手捏感觉米要有弹性,搓下去,米心还要有一点点硬。条件到了,笊篱一头扎下锅去,捞起米饭,然后笊篱柄支在锅沿上,白花花的米汤漏回锅中,待漏干,将米饭倒入饭甑,进入蒸饭程序。

我敢说,炊烟持续升腾时间最长的人家,一定是在蒸饭,那烟又白又直,袅袅上云天,香飘四野。除了炊烟,厨房里还有一道白烟,这道白烟就在饭甑上头萦绕,带着香喷喷的米香。饭甑上头这道白烟直了,饭就熟了。若是冒不出烟,说明堵了,得用长筷子在饭堆里扎几个孔透气。

饭甑盖子一推开,木头香味和饭香味扑面而来,白花花的米饭,珍珠似的,晶莹亮泽,令人食欲大增,饭勺挖起来,忍不住先直往嘴里塞。

吃饭的碗是大白瓷碗,650毫升的啤酒只能倒2碗,偶买五花肉,切大块煮海带汤,胜过大节,吃得至欢。

坐在大条凳上,就着大白桌子,大碗吃饭,大块吃肉,日子恍若回到唐、宋,世间烦恼顿失,胸中倒生出了豪迈。

捞饭已脱了糖,宜糖尿病人吃。一老同事是军转干部,转干前为农民,娶乡村女为妻,其妻随老同事进城后,打零工为业。老同事患糖尿病后,加班时,其妻必送捞饭到他办公室来,然后静立一旁看他吃。霎时,整个单位暖暖香香的。

相关文章

  • 纸上谈吃|捞饭

    吃捞饭特别豪气、暖心。 蒸捞饭的工具“饭甑”为杉木所制,该木除了材质轻,还会发出一股清新淡雅的木头味道,这股清新淡...

  • 纸上谈吃|花椒饼

    吃完沙县“花椒饼”会发现,饼里没有一粒花椒,只有意犹未尽。 没有花椒而敢叫“花椒饼”,事出蹊跷必有因。其因系从制作...

  • 纸上谈吃|浮油饼

    “浮油饼”就是炸油饼。把“炸”叫做“浮”,是老家的劳动语言,“浮”不仅比“炸”来得斯文,也更加形象生动准确。 因很...

  • 对某些成语的思考

    垓下悲歌。 纸纸上纸上谈纸上谈兵纸上谈兵纸上谈兵。纸上谈兵。 回顾了过去的那一段只有空谈的历史之后,我发现,干实事...

  • 纸上谈吃||猪皮这道大菜

    许多人一日三餐不离猪肉,但不一定吃猪皮。 不仅因猪皮上的毛难以去除,吃到猪毛,很杀胃口,且猪皮多油多胶,吃起来容易...

  • 竟然有做捞饭的电饭煲:先有需求,还是先有产品?

    那天聚会时,S磊向我传授了很多糖尿病人应该注意的地方,她说我应该吃捞饭。 我回家后就赶紧百度捞饭的...

  • 饮食(4)丨小米焖饭

    把小米下到锅里煮熟,用笊篱捞出来,拌之以野菜、箩卜条,这种米饭叫“小米捞饭”。 主要劳力吃捞饭,其它成员喝捞过米后...

  • 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的人是不知道自己是纸上谈兵的。 就从纸上谈兵的典故说起吧!当时的赵括肯定觉得自己不是纸上谈兵,他会觉得自己...

  • 清风的点评(四十三)

    【点评文章】纸上谈吃|花椒饼[https://www.jianshu.com/p/b4645ef1493e] 【文...

  • 战国时期没有纸,怎么来的“纸上谈兵”?

    战国时期没有纸,怎么来的“纸上谈兵”? 其实,“纸上谈兵”的典故虽然出自战国时期,但是“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却不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纸上谈吃|捞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iae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