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事业、婚姻,人生三大事。然而人们常常感叹人生苦短;无论短与不短,人生历程就摆在了面前,放在了脚下。三大事中又各自有着各自的无数个节点,一个按着一个。
高考只是学业途上其中一个节点,当然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每逢高考季,只要有人提起或自己突然想到这一话题,就不由自主地想起当年自己参加高考的情境。虽然只是一个落榜生,但当年的高考仍印在脑海里,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细节已经开始慢慢的模糊了。
那时候的高考与现在的高考不一样。恢复高考没几年,录取率很低,特别像我们这种农村中学就更低。应届毕业生大多只能考个中专,专业较集中于警校或者师范。考上本科只有个把个,一般在复读的往届生中产生,有的年份还一个也考不上,称之“削光头”。考不上是常态,考上了那才是希罕;不象现在是考取大学是常态,考不上才希奇。时代进步的太快了,短短三十年,观念完全改变了,那时候上学并非完全奔着大学去,我们上小学时,高考还没恢复呢!现在的小孩上幼儿园之前,就开始为今后上大学而着手准备了!
当年别说是考上大学了。就是能参加高考的已经是件不容易的事了!预考一关就将多少热血青年赶回老家!当时就预考一事纠结了一把,感觉自己希望渺茫。
我也并非属不爱学习之人,初中之前成绩虽排不到前几名,也保持在年级第一方阵中。只是打小体弱且经常感冒。医生也没有好办法,建议加强锻炼。便开始早起跑步,效果明显,两个月后就有感觉。困扰多年的问题,找到了解决的最优途经。于是逐渐爱上体育,在学校各类体育赛事中取得很好的成绩;体育老师也同时看中了我,最后沉迷于体育。三年的高中生活大多在操场上度过。可想而知,身体练得棒棒的了,感冒离开了我,流鼻血也基本不发生。然而此长彼消,文化成绩是难以启齿了。
我能参加高考,得益于体育老师提供了一个令人兴奋的信息:报考体校。体育成绩是有点希望,然而,就文化成绩来说根本无缘高校。但报体育的只有我一人,且学校有一个指标,我也曾代表学校参加县运动会取得过个人与集体名次,这样我参加高考的事情应该不成问题了!这样的机会别人也想,于是报考体育的同学又多出一人,那同学的文化成绩也只稍比我好点,报了同样也是考不上。但是指标只一个,于是学校决定二选一,测试体育。三年在操场上功夫没有白费,跑、跳、掷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故而,我如愿以偿地参加了高考。
我那年参加高考,知道自己考不上,只是参加一下,当个活动参加,当然也知道是人生中的重大活动,当作人生中的一种经历、一个节点。考前也做了很大努力,当真的很认真地投入学习时,感觉以前的数学、英语等并不是那么难;但是临考在即,时间肯定是来不及了!
参加高考,老师反复强调一定要放松不能紧张,但有的同学仍然很紧张!我却没有这一概念!没有想法就没有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理由紧张。
那个时期考上大学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参加工作或回乡种地。不象现在高校扩招再扩招,再不行也可花钱上民办,大学梦好圆。我们也算赶上了好时代,大多落榜生都找到了自己的工作,纯回家种地的几乎没有!
我的高考很快结束,结果也无需等待!然而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节点,更是求学之路的其中一个节点并非终点,我在参加工作后一时一刻也沒有放松过学习;高考也是一个岔道点,有的上大学继续在校园求学,有的走上社会,在另一个园中继续学习;同样,高考也是对十年寒窗的一种检验,也是为人生步入更高阶段的一次压力测试,无论是走进校园还是步入社会!
网友评论